】 【打 印】 
饒兆斌:一帶一路需國家間戰略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9 00:34:16


馬來西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認為,“一帶一路”的成功與否與中國和周邊國家是否具有充分的戰略互信密切相關。(中評社 范穎薇攝)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記者 范穎薇)昨日,第十六屆中華經濟協作系統國際學術會議在香港浸會大學開幕,在“一帶一路”與東南亞分會場上,馬來西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認為,“一帶一路”的成功與否與中國和周邊國家是否具有充分的戰略互信密切相關,而安全關係是影響家裡戰略互信的重要因素。

  饒兆斌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全面鋪展,不會只是經濟互利的活動而已,其必將會影響到安全的領域。和中國存在南海主權衝突的國家會對任何中國海軍的動作保持高度的警惕。例如,雖然中國官方聲稱中國對其管轄下的南海島嶼進行建築設施有助於提升南海和航海安全,是一種“公共物品”的提供,也是一中應對非傳統安全的措施,有助於區域穩定。但對和中國存在主權衝突的國家而言,那是一個安全隱患。“同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會給東盟國家帶來安全隱憂。”

  饒兆斌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帶給東盟國家的其中一個安全隱憂是其對東盟內部凝聚力的影響。饒兆斌解釋,對許多東盟成員國而言,東盟的凝聚力是保持它們免受大國干涉和左右的一道屏障。隨著中國的影響力的提升,部分東盟國家更加傾向於和中國保持一致的對外政策,東盟國家內部咋如何應對中國這個課題上已經越來越難維持一致的聲音。“這種種因素帶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會只是經濟貿易活動的事實。”

  饒兆斌說,目前中國官方和學界的論述很少有提到“海上絲綢之路”會對中國本身以及參與國家,包括東盟國家,帶來何種安全上的影響。但他認為,這同時也容易引起不同的解讀,包括許多因而產生的“中國威脅論”。因此,饒兆斌認為,從長遠的角度而言,中國有必要和東盟國家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安全意涵展開討論和措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