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紀委11月反腐:終結“某某省區市無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5 10:12:16


  中評社香港12月5日電/臨近歲末,反腐肅紀工作並未有所鬆懈。在實現反腐地域全覆蓋的同時,金融、教育等領域又有了新動向。新華社記者從“多領域、全覆蓋、高壓線、新熱點”等方面,為您解讀中央紀委11月的反腐成果。

  【堅持多領域反腐】

  據初步統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紀律審查”欄目,11月共發布信息38條,出現具名具姓的黨員領導幹部52人。其中25人正“接受組織調查”,27人為調查完結宣布懲處意見。

  記者注意到,這52人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導崗位。有的來自中央部委,如被開除黨籍、行政開除的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原副院長張寶勝;有的來自邊疆省份,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辦原黨組書記趙國明11月2日被宣布開除黨籍和公職;有的就職於高校,如被“雙開”的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何家成、被開除黨籍的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原副書記翁善波;也有曾在國有企業獨當一面的老總,如先後接受組織調查的東風汽車公司原總經理朱福壽、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司獻民等。

  “從通報內容看,呈現出涉及地區廣泛、人員職級廣泛和具體部門廣泛的特點。”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通報內容的多點開花,從側面說明,當前持續深入的反腐風暴,已成為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業與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

  【反腐地域全覆蓋】

  11月6日至11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副主席白雪山,原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艾寶俊,原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相繼因涉嫌嚴重違紀,被中央紀委通報接受組織調查。至此,在十八大之後的反腐風暴中,所謂“某某省區市無虎”的說法已宣告終結。

  首虎相繼顯形,填補了之前的空白地域。廉政專家表示,這再次說明當前的反腐肅紀,秉持著零容忍、無死角、無禁區的態度。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態勢,正逐步實現長效化與常態化。

  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為,這一現象充分反映出執政黨推進反腐工作的定力和信心。“公眾的關注點也應有所轉移,從計較一省一市和打虎數量,轉化為關注更深層次的反腐建設。”高波說。

  “老虎顯形之後,更要關注後續的依法處理。”莊德水告訴記者,中央紀委通報只是組織處理的一環,反腐建設應尤其需要法治的警示作用。

  【廉潔紀律是最常觸碰的高壓線】

  在梳理38條通報時,記者注意到“廉潔”一語頻頻出現,已成為黨員領導幹部最常越過的紀律紅線。被宣布懲處意見的27人中,有19人的處罰理由提及“違反廉潔紀律”或“違反廉潔自律規定”。

  “違反廉潔紀律”之後,往往是其他紀律的接連失守。例如被開除黨籍的廣東省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原局長杜言,在以權謀私、收取巨額財物外,還存在“嚴重違反政治紀律”“違反組織紀律”“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等問題。其涉嫌犯罪的問題線索被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有些領導幹部,仍抱有‘不反黨反社會主義就平安無事’的錯誤認識。”莊德水認為,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問題上頻頻觸雷,還與目前執紀方式、思路轉變有關,“換個角度看,廉潔問題帶有強烈的‘抓早抓小’要求。”

  高波表示,當前執紀工作尚處於“清存量、阻增量”的階段,以往既遂問題需要逐步“清零”。“隨著《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出台,今後將‘從嚴、從重、從緊、從實’,加強對領導幹部執紀監督的制度化。”高波說。

  【金融、教育成為新熱點】

  金融領域,是2015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工作的重點。中央巡視組進駐的31家單位中,有21家與金融相關。諸如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均名列其中。

  也是在11月,金融領域反腐肅紀就傳來了消息。11月13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11月20日,中央紀委通報,中國銀監會嚴肅查處銀行業協會原黨委書記王岩岫等4起違紀案件。

  教育領域,尤其是大專院校,正逐步成為反腐肅紀工作的著力點。除何家成、翁善波外,河北石家莊學院原副院長趙麗娟也在11月開始接受組織調查。11月底,教育部通報中國傳媒大學原黨委書記陳文申、原校長蘇志武及以下8名領導幹部受到通報批評、免職等處分。

  廉政專家表示,金融與教育成為熱點領域,與中央開展專項巡視有直接的關係,更是反腐全覆蓋的必然要求。莊德水告訴記者,兩個領域雖專業性較強,但都與民生密切相關,對其激濁揚清“是對百姓期待的積極回應”。

  “專業領域,是衡量綜合執紀能力的一把尺子。”高波認為,反腐肅紀向著專業領域前進,勢必要求紀律審查的專業化、職業化,惟有不斷提升相關專業能力,才能適應反腐肅紀的要求與趨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