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奢侈品牌在華關店成潮 曾把中國當印鈔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1:38:01


 
  周婷說:“過去,外國奢侈品零售商將中國市場當作印鈔機。他們忙著把店開到更多城市。但他們提供的顧客服務和購物體驗,遠遠比不上他們在歐洲的門店。現在他們不得不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第一批奢侈品牌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它們大部分都在大城市的五星級酒店和高級商場開店,目標客戶是外國商人、海外華人和政府官員。

  2004年,中國政府放鬆對外國零售商的限制,過去依賴本地經銷商的奢侈品牌開始直接參與銷售和擴張到商場。

  黃金時代在大約2009年的時候到來,富有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把錢花在高端皮革產品和珠寶上,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奢侈品市場。

  受到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巨大潛力鼓舞,奢侈品零售商爭先恐後地開店。

  環球咨詢公司貝恩策略顧問(Bain & Co)估計,2010年1到8月,15個奢侈品牌開了超過80家新的門店。

  大品牌的高速擴張也受到商場數量增長的驅動。

  地產代理戴德梁行/高緯環球中國的零售服務主管Kenith Kong說:“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商通過提供非常靈活的租約,吸引大品牌進駐。”

  報道稱,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分水嶺出現在2013年。中國政府啟動大規模反腐行動,禁止政府官員收贈禮物。這些開銷過去是國內奢侈品消費的主要推動力。

  最近,海外購物的快速增長也讓零售商們非常擔憂。

  中國消費者比過去更頻繁地出國旅行。現在,他們超過70%的奢侈品開銷會花在歐洲、北美、日本和其他價格更低、選擇更好、服務更加的國家。

  這種需求甚至催生了“代購”,他們通過從外國購買產品,再賣給在國內的客戶賺錢。

  這些變化都推著奢侈品零售商不得不改變他們的商業模式。

  環球地產代理 世邦魏理仕 研究部主管Frank Chen說:“最近幾年,我們注意到,大型奢侈品店的比例有上升的趨勢。”

  世邦魏理仕發現,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之間,在8個主要城市,四分之三的奢侈品店的重新裝修都是擴張工程。

  該公司指,樓面面積超過800平方米的奢侈品店的比例,從2013年的18%,上升到2014的22%。

  今年2月,路易威登在北京國貿的門店升級開業。 3000平方米的門店不僅提供各種定制服務,還有書店、藝術展廳和茶藝區。

  7月31日,路易威登在杭州西湖岸邊開了一家門店,以從不斷增長的旅遊市場中分一杯羹。

  在討論創新策略的還有古馳[微博](Gucci[微博])。該品牌在上海的iPAM商場開了一家餐廳1921 Gucci。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