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二李辦學 移植以色列式創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1 19:42:22


 
  以色列理工學院,又稱“以色列的麻省理工學院”,坐落於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校園依山而建。從1912年創校至今,以色列理工學院有著曲折而輝煌的歷史,愛因斯坦是該校協會的第一任主席。因此,在現今的校園,隨處可見關於愛因斯坦的圖像和標識。

  在工業工程、科技創新等領域,以色列理工學院處於全球領先水平,是全世界僅十家曾經製造並發射人造衛星的大學之一。2004年,該校兩位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和阿夫拉姆•赫什科,因發現蛋白質降解新工藝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11年,該校教授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准晶體而獨享諾貝爾化學獎。在美國國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中,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人數排名第二。

  此外,其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亦為外界稱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半數以色列公司由該學院校友創辦。而在市值達10億美元的美國各大高科技公司中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的,該校校友人數居第七位。該校校友所領導的公司出口量占以色列工業出口量的51%,並且領導著全以色列85%的科技型公司。更有意思的是,該校有23%的畢業生在職業生涯中,至少創辦過一家公司。

  馬瀟在以色列理工學院感受到,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夏季陽光毒辣,冬季狂風大作,裸露的黃土讓人絕望。但是在這裡,她看到幾乎每一小株綠色植物的根部附近都有半掩埋著的滴灌管,每一棟樓房的頂層都是太陽能板,在廣袤的沙漠裡居然還可以養花和養魚。馬瀟感慨說,在這個國度,“相信和質疑、敬畏和挑戰可以矛盾地共存。以色列的創新是與猶太文化和民族渾然一體的。”

  馬瀟提到的這種精神,或許可以用一個希伯來詞匯概括:Chutzpah。“Chutzpah”沒有直接對應的中文詞匯,不同的以色列人給出的詮釋也不同,但大意離不開敢於挑戰權威,敢於進行大膽嘗試,做一些在其他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甚至“離經叛道”的新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