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新興市場國家中屬於負債率較高、且加杠桿速度也較快的一個。高盛稱,債務失衡風險在中國身上體現最大。如果加息導致了資本外流,繼而造成流動性短缺,那麼對於高負債率的機構將會帶來大麻煩。
新興市場中面臨風險最大的要數哈薩克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國,因為這些國家外債比重過高而外匯儲備羸弱。雖然中國的11月的外匯儲備依然保持在34383億美元的高位,但年內降幅高達4050億美元,超過百分之十,因此,從長遠看,國內債務失衡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
第五大麻煩:引發全球金融泡沫破裂,殃及中國。
在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垃圾債市場的事故接二連三,三只債券型基金被清盤,從而觸發了全球債券市場的大動蕩,而這僅僅是開始。
恐慌是會傳染的。歷史上每次債市的崩潰,都是從垃圾債開始,隨後擴散到正常債券市場。目前,亞洲債市已經遭殃,債券價格大跌,收益率上升。這是全球債券市場的艱難時刻。
隨著美國正式加息,控制貨幣流動性,脆弱的全球債券市場會不會因此遭遇潰敗?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為債券市場的規模遠比股市大,債市的崩潰比股市的崩潰對經濟影響甚至更大。中國經濟運行的外部風險無疑有所增加。
To be or not to be,17日凌晨美聯儲主席耶倫給出的回答應該是“To be”。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加息會對美國和全球市場帶來什麼沖擊,給中國帶來多少麻煩,存在懸念。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該做些什麼最安全呢?美國學者Robert Johnson寫過一本書叫《緊跟美聯儲投資》,他從歷史角度給了以下建議:
1.股市確實會下跌。
2.不要完全放棄股票。歷史經驗表明,股市仍然有值得投資的領域。即使美聯儲收緊利率,能源、消費品、公用事業和食品板塊仍能跑贏大盤,平均年收益率可以分別達到11.5%,8.4%,7.8%和7%。”
3.別急於轉投債券。投資者判斷利率即將上升,於是轉而持有短期債券。這可能會導致真正的損失,因為投資者過度估計了加息可能造成的影響。
4.大宗商品是一個令人驚喜的避風港。美聯儲上世紀70年代加息時,高盛大宗商品指數在貨幣收縮時期平均大幅升高17.7%,而在貨幣擴張時期,平均下跌0.2%。通貨膨脹時期,人們更喜歡硬資產。
5.房地產也值得關注。股權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緊縮時期的平均漲幅為9.8%,而在貨幣擴張時期可以達到16.4%。
(來源:智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