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保健品騙局:老人怎樣被一步步掏空錢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7 11:01:30


 
  此外,大部分花重金買保健品的老人都很樸實,“心也很寬”。發現被騙,有老人說“有人陪著說說話也好”。一位周大爺還對自己子女說:“辛苦一輩子,老了就想圖個健康。花其他的錢我舍不得,但是想著為身體好,我願意,就算沒效果,試試也無妨。”

  老年人單純善良,都市年輕人奔波忙碌,這樣的家庭組合讓一些保健品銷售商抓住了商機,不斷升級營銷策略,變換招數讓更多的老人上當。

  招數起底

  名醫外殼、誇張營銷

  1打名醫牌:“專家”一看就說有癌

  在保健品銷售商的“誠邀”下,老年人邁進一個個星級酒店、農家樂,仔細聆聽來自“政府領導”、“名醫教授”的“愛心養生講座”。熱綫中,所有的受訪者都稱,老人曾參加講座,領悟“健康理念”,幾次之後開始購買保健品。

  會場上,何太婆曾遇上“細胞學專家”,對方稱看看手紋便可知道她有什麼病。“你體內有癌細胞。”她一驚,身上確實有個包,正在觀察是否為良性。信任感油然而生,她花1萬餘元買回一堆藥,幾天後才發現,藥品原來只是增強記憶力的,與癌細胞無關。事後,她想起去會場之前,曾給前來接她的小譚說過自己身上有包。

  2打獎品牌:用小恩小惠吸引參與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講座在幾年前便出現了,然而,近年來的“養生”講座顯得越發的“成熟和高效”。

  為鼓勵老年人,賣方制作出勤卡,滿勤的可獎勵小禮品。在購買保健品之前,還會營造出貨少人多的氣氛,往往還要去另一個地點購買產品,“只有38個名額,要跑著去買!”不少老年人都怕錯過了好機會,一時衝動就花錢了。

  一些保健品公司還做起了衍生產品,一位周大爺花了5萬元購買基金,對方稱“保證盈利”。

  3打門檻牌:拒絕年輕人來聽講座

  講座地點總在頭一天晚上才公布,時間通常定在工作日,不少受訪者認為此舉是為了“避免上班的年輕人進入”。講座設門檻,事先向老年人配發入場證,即便有跟去的子女也被拒之門外。打進熱綫的子女中,都稱“沒進到過講座會場”。

  為讓老年人帶够現金,一家公司提前發出信息,將在會場上隨機抽取現金編號尾號進行獎勵。

  還有公司用“變相返還”吸引老年人花錢,一家公司讓交9千元,承諾之後會全部退還。結果,退回來的是“一張2000元機票,一個7000元的保健電熱毯”。

  4打實驗牌:瀕死金魚吃了保健品活了

  講座顯得老套,促銷手段正在更新升級。打進的熱綫中,80%稱賣方組織聚餐、游玩。泡著溫泉,品著美食,感性的一天後,“老年人更容易被勸說”。

  飛往外地,賣方不安排游玩景點,拉著老年人四處購物。“還會做實驗”,方先生稱,一工作人員拿出一只金魚,稱先喂魚吃了敵敵畏,眼見魚死掉,然後放入保健品,金魚又活了過來。他懷疑,之前給金魚吃的并不是敵敵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