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5中美關係矛盾 2016看南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1 10:35:11


 
  2016年,中美關係又會往哪裡走?
多位知名學者向澎湃新聞表示,決定2016年中美關係的三大變量分別是——南海、台海和美國大選,其中,台海和美國大選對2016年中美關係的影響有限,最主要還是看南海。

  2015年,中美關係的“兩上兩下”

  回看2015年中美關係的變化軌跡,倪峰將之歸納為“兩上兩下”。

  2015年初,中美關係相對“高開”。2014年年末,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中美取得豐碩成果。2015年,中美關係開局的一條主線即為落實2014年所達成的共識。2月11日,習近平應約同奧巴馬通電話,並接受奧巴馬邀請,於今年9月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一訪問在如此之早的時間就對外宣布,輿論紛紛認為,這說明中美雙方對習近平此訪的重視程度極高,同時也是為2015年一整年的中美關係“定調”,避免出現重大的“戰略意外”而導致中美關係“偏軌”或“脫軌”。

  隨即,中美關係在“無意間”出現了變化,逐漸“低走”。3月12日,英國宣布加入亞投行,中美又開始或明或暗的新一輪博弈。4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美國,日美兩國聯合發布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5月,美國再拋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計劃,南海爭端逐漸升溫。6月,400萬美國聯邦政府的現任和前任雇員資料記錄被洩露,來自美國政府內部的匿名人士聲稱,所謂“中國黑客”被懷疑為美國人事管理局(OPM)遭遇的這起重大網絡入侵案的幕後黑手。

  6月23日,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曾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對話是為習近平9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進行鋪墊和準備;對話也蘊含著機制創新,增設專題性討論,有效拓展對話議題的覆蓋面,除了常規話題外,也有“保護海洋”這類新議題,以求進一步挖掘兩國新的合作點。

  9月是2015年中美關係的高潮——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正式訪美,中美雙方達成49項重要共識和成果,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相繼發布;中美達成互不進行和支持網絡商業竊密行動、建立打擊網絡犯罪高級對話機制的協議;就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新增“軍事危機通報”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新增“空中相遇”附件完成正式簽署。
“在這次國事訪問中,中美雙方在網絡空間和經濟合作取得進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穩定了雙邊關係。”著名“知華派”學者、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告訴澎湃新聞。

  “在中美關係中,中國一直起到穩定雙邊關係的作用,中美保持著一種比較高密度的溝通,這一溝通機制是相當成熟的。今年習近平主席訪美,構成了中美關係穩定與溝通的一條主線。習近平主席的訪問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甚至還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成果。”倪峰說,“在全球事務上,中美兩國的合作不少,比如最大的亮點是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能達成減排協議,中美發揮了最關鍵的作用。”

  “上半年,中美關係的氛圍並不算太好,令人有些悲觀,但在‘習奧會’後中美關係總體趨於穩定。”中國現代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告訴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