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日報:辯論更看清蔡英文模糊空洞本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3 10:58:42


 
  此外,朱立倫提到蔡英文反對他提出的“四年內把基本工資提高到三萬元”的主張,蔡英文除了回應並不反對調漲基本工資以外,還立即反擊,指出朱立倫說三萬,王如玄卻說四萬。她並強調“怎麼這麼大的政策,兩人都沒有談過?”乍聽之下,似乎真是抓到朱立倫的把柄。 

  不過,朱立倫隨即點出,2011年蔡英文就宣稱要調漲基本工資為22000元,何以現在又要反對?同時,王如玄講的四萬元,是指大學畢業生受過訓練後的薪資,與三萬元的基本工資根本是兩回事;蔡英文的攻擊顯然失去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前後兩次辯論會,無論申論或結論,蔡英文都一直強調,她上任之後要終結政治惡鬥、讓社會不再對立、讓台灣更加團結。可是,她在辯論會的過程中,卻又一直在翻舊帳,訴諸悲情,譴責黑名單讓許多台灣人無法回到故鄉,並且要追討國民黨的黨產。如此一面痛罵國民黨,一面卻要朝野和解,豈不是精神錯亂?這種作法又怎麼可能讓台灣團結,不再分裂? 

  總之,電視辯論不只讓人看清蔡英文模糊空洞的本質,也讓人感受到她貌似冷靜實則冷酷的性格。她所提出的“實踐世代正義”、“改革政府效能”、“推動國會改革”、“落實轉型正義”、“終結政治惡鬥”,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細查內容、卻是在持續鬥爭;她說“要建立朝野協商、產業結構調整、啟動年金改革、對外溝通機制”,聽起來也都十分可行;問題是,這些年來,她既是民進黨主席,為什麼民進黨對這些都極力反對杯葛?她一再指控朱立倫給她“貼標籤”,自己又不斷給國民黨和馬英九貼標籤,如此言行矛盾,未來怎樣領導“國家”?理智的選民,難道還不應該冷靜三思嗎?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2016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