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A股開門熔斷停市 專家:不會引發股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5 10:31:09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對於A股而言,2016年1月4日是個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A股不僅創下了曆年首個交易日的最大跌幅,同時也觸發熔斷機制,歷史上首次提前收盤。面對新年“開門黑”,市場情緒低落,有投資者質疑熔斷機制或是造成大跌主因。專家分析稱,熔斷機制可抑制股市暴漲暴跌所帶來的風險,卻無法影響股市走向,昨天的A股暴跌主因應為實體經濟不景氣以及人民幣貶值等因素。此外,暴跌並不會再次引發股災,不會出現系統性的風險,股市大格局不變。(尚有相關報道刊A4、A5版)兩度觸熔斷 首次早收市

  香港商報網報道,昨日是2016年的首個交易日,也是市場實施熔斷機制的第一天。與投資者期待相反,兩市昨雙雙低開,開盤後震蕩走低:滬深300指數在午後13點13分跌幅擴大至5%,觸發15分鐘熔斷機制,個股交易全面暫停;兩市在13點28分恢復交易後再度下探,滬深300指數跌幅擴大至7%,觸發第二檔熔斷,兩市再次暫停交易並提前一個半小時收市。截至熔斷收盤,滬指報3296.66點,跌6.85%;深證成指報11630.94,跌8.16%;創業板指報2491.27,跌8.21%。

  期待開門紅卻迎來“開門黑”,市場在熔斷機制實施首日便連續觸發兩檔熔斷,可謂創造了歷史。大跌伴隨著提前收市,讓投資者的情緒更加低落與迷茫。有投資者調侃,兩市大跌是為了測試熔斷機制;有的甚至認為,是熔斷機制引發了昨日暴跌,可見熔斷機制的首秀充滿了爭議。

  熔斷機制是把“雙刃劍”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本報表示,昨日A股觸發熔斷機制最高閾值以致提前休市,大多數股民都感到突然和不能接受,甚至出現一些過激言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昨日的熔斷也為廣大投資者上了一堂風險教育課。他解釋說,熔斷機制本質是為防範市場風險,平抑突然出現的價格大幅波動,對於股指期貨和整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強調,熔斷機制本身是把“雙刃劍”,它的出台是監管層基於抑制股市暴跌的考量結果,但熔斷機制無法轉變資本市場的整體風險,“黑天鵝”事件、重大利空等因素還是會導致個股或整體市場走低,下行趨勢不會因此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