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結構性改革再發力 簡政放權出新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9:31:30


  中評社香港1月15日電/當中央編辦(國務院審改辦)、國務院法制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負責人相繼走上匯報席,這預示著當天的會議在簡政放權改革上又要連續“出拳”了!果然,1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簡政放權措施,以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需求。

  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是本屆政府施政的最大關切之一。李克強總理時時掛念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一系列轉變政府職能的體制機制改革,說到底就是為了讓更多市場主體少受束縛、不斷成長壯大。同時,通過減少審批、加強監管,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形成經濟發展的活力源泉。市場沒有活力,也就談不上所謂供給側改革。

  梳理新一批簡政放權措施,非常明確的一條主線即是:緊扣市場主體的呼聲,緊貼市場活力的訴求。在2015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一批行政審批事項的基礎上,此次再取消審批事項150多項。觀其特點,一是多數與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促進就業等密切相關,取消後直接給企業鬆綁,激發市場活力;二是多數由省市縣三級實施,量大面廣,與老百姓生產生活直接相關,取消後將大大方便老百姓辦事。與此同時,在中央層面,當天常務會決定再取消10餘項部門行政許可。觀其特點,突出印象是“含金量”頗高。此前市場已有反映,儘管砍掉的事項不少,但還有許多“真金白銀”的事項沒有動。所謂“含金量”,可以通過涉及企業數量、涉及年均金額、年審批量等指標加以評估。含金量越高的審批事項,一旦不合理,其對創業創新的市場活力束縛必然也就越大。

  “紅頂中介”同樣會對市場形成巨大傷害,李克強總理曾誓言堅決整治。在去年已清理規範一批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基礎上,此次再清理規範中介服務事項192項。這也意味著原來作為審批必要條件的此類事項有70%已被取消。保留的中介服務事項,將採用清單模式向社會公布,以接受監督。從“第二批”、“再”等表述中,即可看出推進簡政放權的進度和力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匯報了第5批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情況。2014年以來已分4批取消了211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占總數的34%。此次再取消61項後,將盡快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目錄之外不得開展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下一步將公布的這兩張“清單”,無疑正是總理一再強調的“法無授權不可為”政府理念的鮮明體現。

  事實上,簡政放權改革本身也需要“法”的護航。為強化對改革的法治保障,把審批項目取消和下放、普遍性降費等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確定和鞏固下來,此次會議決定對66部行政法規相關條款進行一攬子修改,並增加釐清部門監管職責、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的規定。“放”和“管”,可謂托舉市場活力的“兩翼”,不可偏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邏輯,要求對“管”樹立全新理念。除了放管結合,管本身也需要改。當天常務會確定修訂現行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更多向中小企業傾斜。現實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活躍的中小企業,已成為創造新技術、新業態的生力軍。它們的創造力和靈活性決定了,其在提供新供給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好的“管理”,應該通過更完善的認定,對這些企業提供更大的普惠性政策扶持。李克強在會上強調,列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確有必要,但如果列得過細,像一個目錄,就成了正面清單。目錄以外的新技術、新企業,不僅得不到支持,反而可能被“卡”。“別這邊說鼓勵,那邊就成了市場准入的門檻。”他說。

  “現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甚至隨時有顛覆性技術出現。列得太細,就把那些想象不到的技術排除在外了。還是應該更開放,多留一些餘地。”總理說,“但是對涉及安全的,尤其對人的生命財產有損害的,要規定得非常清楚。”

  對於高新技術和中小企業,李克強明確了一點:只要消費者有需要,就應該鼓勵通過新技術實現新供給,通過市場加以對接。可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確實一以貫之體現在國務院各項政策的細節當中。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