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茂波憂司法覆核拖慢覓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6 12:01:26


陳茂波(左二)。(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香港新年度施政報告提到長遠規劃土地,為下一代建立土地儲備。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回應施政報告,表明發展局重點工作是“瞓身搞掂”公私營土地供應,又稱樓市雖然略為回軟,但不會因而“減辣”及減慢賣地。施政報告建議將20幅土地覆蓋斜坡範圍,額外增加約1.7萬個單位,陳茂波坦言擔心改劃用地引來司法覆核,但強調本港需要土地建屋,希望社會深思。

  陳茂波昨日在介紹新年度施政報告相關政策的記者會上表示,未來5年將興建9.71萬個公營單位、未來3至4年將供應8.7萬個一手私營單位;短中期內會提高41幅用地的發展密度,額外提供7,750個單位;中長期發展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新市鎮擴展及洪水橋/元朗南;長遠會發展大嶼山、在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地下空間等。今年中,特區政府亦會就2030年後土地供應展開公眾參與活動。

  不減辣展示推地決心

  他強調,特區政府堅持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不會半途而廢,也不會“減辣”,希望向公眾展示政府按目標推地的決心,並承諾不會因短期情況改變,以免出現揣測性及投機性的反應,使市場出現波動,而特區政府會密切留意市場情況,包括每星期住宅成交、樓花預售及項目開售情況等。

  施政報告建議研究的20幅斜坡建屋。陳茂波表示,在該20幅佔用斜坡的土地興建的公屋單位,日後將由房委會負責維修,即由公帑承擔。 被問及特區政府近年改劃150幅土地不時被司法覆核,該20幅斜坡會否面對同樣命運時,他坦言,司法覆核的確窒礙了土地供應。事實上,不少需要改劃的綠化地,以前曾經是採泥區或寮屋區,其後因應轉型進行植樹,變成綠化地。社會要覓地建屋,應該就這些土地探討發展可能性,理性看待每幅地是否適合起樓。

  陳茂波指出,當局早前150幅要改劃的土地,其中70幅為綠化地,涉及8萬個單位,若司法覆核不容許改劃,將會有很大影響。由於今屆特區政府任期只餘下一年半,故難以為150幅土地全部進行改劃。特區政府過往申請改劃土地用途為興建房屋,也曾遭城規會否決,反映政府並非盲目將綠化地改劃做住宅,故所謂“盲搶地”的批評對專業部門工作不公道,也拖慢及窒礙土地供應。

  洪水橋方案下周諮詢

  陳茂波又強調,發展棕地是政府必要選項,洪水橋/元朗南新發展區也涉及大量棕地。特區政府今年稍後會推出洪水橋的發展方案,下星期亦會就元朗南進行第三階段公眾諮詢,但他指不能先發展棕地才考慮其他土地,因為現時棕地有很多運作,包括寮屋和回收場等經濟活動,有社會需要,並提供就業機會。他稱政府內部曾研究,以10公頃土地興建多層大廈安置,便可以騰出50公頃土地發展。

  另外,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關注維修工程涉及懷疑圍標,會透過市建局加強向業主提供支援和資訊,計劃在第二季推出試驗計劃,就50個項目向業主提供資訊,顧問和專業人士評估標書,亦會設電子招標平台。

  來源:香港文匯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