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正在日益走向成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0 10:56:31


人民幣“入籃”(漫畫)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在2015年11月的最後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批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現在,人民幣已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5大主要“自由使用”儲備貨幣之一。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1月17日載文《人民幣走向成熟》,文章說,人民幣“入籃”表明過去5年中國在貨幣及金融體系自由化以及深化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得到了認可。它也是對周小川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銀行所實施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認可。

  2009年初,也就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深重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議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鈎、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超主權儲備貨幣”。作為首個步驟,周小川建議要提升SDR作為儲備資產的作用,使其能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公認的支付手段。

  該建議得到人們禮貌性地歡迎,但未能實現。為了應對這一兩難困境,周小川選擇了次一級的最佳選擇:使人民幣國際化,使其成為國際計價和結算貨幣。

  以內地與香港跨境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為試點開始,為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分三步走。

  第一步,通過允許人民幣在內地以外的地區流通,使人民幣成為國際交易的一種結算貨幣。

  第二步,加深并擴大海外的這種貨幣總庫,包括通過發展離岸人民幣計價資本市場。2010年,外國實體被允許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俗稱“點心債券”。

  2011年底,中國開始實行第三步走,香港企業以及合格的投資者被允許利用離岸人民幣進行在岸投資。

  2014年11月,國際投資者可以利用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直接進入內地股票市場。2015年10月,中國啓動了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為支付清關和結算提供了簡化的平台。2015年12月初,韓國成為首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主權國家,該債券被稱為“熊貓債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