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的氣動布局是史無前例的——鴨翼+邊條+DSI進氣道+全動垂直尾翼,為亞音速機動性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較小的翼展、較薄的機翼、修長的機身及較小的全動垂尾,都有利於減小超音速阻力。煞費苦心的設計,讓殲-20無論亞音速還是超音速性能,都有非常大的潛力。這是常規布局的F-22所不具備的。
此時,不能不提令人痛心的“心臟病”——發動機。據俄軍工綜合體網站2014年3月報道,用於試驗的首批量產型殲-20配裝俄制AL-31F-M1(加力推力13.5噸)或AL-31F-M2(推力14.3噸)。兩型發動機都是在AL-31F基礎上小幅改進的,除推力提高,耗油量降低,使用壽命還增加到4000小時以上。
即使如此,“黃皮”殲-20的動力與F-22的F119發動機(加力推力15.7噸、推重比10.5)還是沒法比的。另外,最新版殲-20也沒有采用發動機矢量推進技術。
劉曉非坦言,動力問題使目前殲-20的機動性無法抗衡F-22,實現超音速巡航也比較困難,對殲-20空戰能力構成明顯負面影響。只有為殲-20配套的渦扇-15發動機進展順利,全狀態的殲-20戰鬥機有望在2020年左右服役,才能實現機動性的飛躍。
不過,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15年4月發文認為,殲-20可以不開加力實現長時間超音速巡航,“以消耗極少燃料的超音速飛行500多公裡”,從而大幅增加空空導彈的動力射程,這使其可以壓制美航母上的F/A-18、甚至F-35C隱身戰機。
作戰半徑:
殲-20油量多航程遠
短腿讓F-22很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