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華社:置身做空喧囂 中國緣何淡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7 17:17:40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這幾天,國際資本市場陰霾密布,有人高調唱空中國經濟,有人叫囂做空亞洲市場。投機者就像嗅到了血腥的禿鷲,喧鬧異常,興奮異常。他們變得語態堅定,志得意滿,不容置疑,仿佛只需布局空頭,整個世界便唾手可得。

  作為主要利益攸關方,中國政府卻顯得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繼續專注於結構性供給側改革。中國何以有如此大的底氣和定力?原因很簡單:做空者活在過去,中國卻在把握當下,謀劃明天。

  就在上周,美國著名投資家、量子基金創始人喬治·索羅斯在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高調宣稱,鑒於經濟減速、債務負擔、資本外逃等因素,中國經濟難免硬著陸,中國將加劇全球通縮。

  索羅斯的這個所謂“觀察得出的結論”很能代表一部分做空者的論調,只可惜這種觀察視角顯然屬於“選擇性失明”。

  去年,在內外壓力之下,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6.9%的增長,GDP總量比2014年增加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這個增量超過了瑞典或者阿根廷GDP總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仍超25%。

  同樣是去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逾萬億元人民幣,在多個細分市場位居全球前列,直接拉動外部市場增長;中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對外投資超過735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14.7%,為促進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了源源活水。

  顯而易見,由於中國經濟體量更加龐大,即便增速稍有回落,增量仍然可觀。可以想象,如果缺了中國經濟這一大塊新鮮蛋糕,世界經濟將會糟糕得多,通縮局面也將會嚴重許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