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媒體披露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30 11:48:27


 
  【獨家】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全文版)

  (1)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貢獻

  周新民

  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三年。這三年產生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僅功在當代,而且利在千秋。可以預見,這三年已經踐行、正在踐行的思想路線和政策方略,必將對未來中國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有理由相信,這三年不斷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升華形成的思想成果、理論成果,必將為在全新起點上開創更高的治國理政境界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必將有力指導、引領和推動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不斷向縱深推進。

  根據這三年治國理政呈現的特點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貢獻歸結為四個方面。就是:

  (1)全面重塑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良好形象;

  (2)形成了“中國夢”引領下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

  (3)構建了執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三合一”的治理格局;

  (4)鞏固了符合中國政治體制特點的高效領導模式。

  貢獻一:

  全面重塑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良好形象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表明,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越好,事業就越興旺,前景就越光明。但必須正視,脫離群眾的危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尖銳地擺到了黨和國家的面前。事實上,一個時期以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較過去相比,不是變高了,而是變低了、變小了、變差了,主要是一些貪官污吏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名聲,傷害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感情。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清醒的認知,看到了人民群眾對黨的向心力在變弱的殺傷力和危害性。在凝聚黨心的同時,邁開了凝聚民心的新步伐,以自信的態度、果敢的勇氣、堅定的意志、正義的情懷,堅定不移執行“八項規定”,反對“四風”,深層發力破除潛規則,重拳出擊打擊腐敗,積極構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重塑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效,黨在短時間內重塑形象,贏取人民群眾的信任,為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夯實了堅實的人心根基。

  1

  政治局帶頭執行“八項規定”,讓人民群眾領略了黨的鮮明姿態。

  重塑黨的形象,堅持從黨中央做起,響亮喊出了“向中央看齊”的口號。無論“八項規定”,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中央高層以上率下反四風、轉作風、樹新風,讓人民群眾眼前為之一亮,心頭為之一熱,看到了黨中央與人民群眾一條心的自覺姿態。習總書記到地方調研,吃自助餐,一頓飯限定6個菜。

  2

  “零容忍”反腐敗,讓人民群眾看到了黨解決自身問題的堅強決心。

  首先是動作快,十八大後不到兩個月,“首虎”落馬;其次是力度大,上不封頂,下不設限,沒有禁區;再次是公信力強,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能持丹書鐵券,成為“鐵帽子王”。重拳反腐深得黨心民心,國人為之稱道、官場為之肅然。

  3

  聚焦“獲得感”,讓人民群眾在得實惠中感到了黨的偉大。

  “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歷來是不斷開創黨和國家偉大事業的根基工程。因此,黨群關係得到迅速理順,黨的民望得到日益攀升,全黨上下凝聚力得到普遍增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和國家未來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首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