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其實並不難找。中國官媒指出,由於日本家庭60%的金融資產是存款,一旦銀行將日本央行的懲罰性利率轉嫁給儲戶,財富縮水的現象將不可避免,這將進一步打擊日本的國內需求和購買力。
“安倍經濟學”自2013年實施以來,僅在當年的第二和第三季度收到了短暫刺激經濟增長之效。有分析稱,“安倍經濟學”力推的量化寬鬆,其實就是以購買國債來增加基礎貨幣發行量,刺激經濟,製造出泡沫繁榮。目前,日本國債保有率占GDP之比已超過60%,遠遠高於歐美央行20%的普遍水平,而且每年80萬億日元的增持額度,幾乎與政府新發行的額度持平,這說明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間沒有了多少回旋餘地。甚至可以這樣說,量化寬鬆已經成了牛角尖,在“負利率”之外,日本內閣恐怕已經無計可施。
其實,對於負利率的種種弊端,安倍內閣並非沒有看在眼里。輿論已經反覆指出,當前,日本經濟的症結在於社會老齡化和少子化加劇、勞動力供給不足、保障成本過高和創新能力下降等等結構性問題,但負利率政策最終出台,顯見“安倍經濟學”無力攻堅,已是強弩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