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80後互聯網創客 互聯網+四線城市有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6 10:46:48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近兩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成了中國經濟的熱門詞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創業氛圍濃厚的大城市,由於市場發達,資本、技術、人才聚集,年輕人可以進行創新創業的領域較為廣闊,獲得投融資的機會也比較多,年輕人進行的“互聯網+”創業相對成功率較高。

  但在一些小城鎮,也不乏對創新、創業飽含熱情的年輕人,對於他們來說,在小地方創業,沒有一線城市那麼便利的優勢,他們有什麼牌可打?他們的創業狀態如何?成功率有多高?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和困境?春節期間,記者走進河南信陽等地,探尋這些小城鎮的互聯網創業者們的生存狀態,看看他們是怎麼在互聯網創業氛圍略顯“貧瘠”的土地上成功的。

  回“四線城市”創業,看中的是縣域電商、農村電商這片廣闊市場

  農歷臘月二十六,還有三天就要過年了,在北京創業已滿6年的楊建勇匆匆從北京趕回河南信陽老家。不過,他這次回來並不只是為了過年,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和他在信陽創立的公司的核心團隊一起“碰個頭”,總結一年得失,研究來年部署。在北京,他是讀道文旅集團聯合創始人,負責電商方面業務;而在信陽,他的身份是信陽電商大本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曾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打造了信陽電商大本營創業園,成為當地電商的領頭羊之一。

  楊建勇今年30出頭,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是較早回信陽這個“四線城市”進行互聯網創業的80後創客之一。2014年底,在北京的事業一帆風順時,楊建勇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回到家鄉進行二次創業。

  在北京的事業發展得好好的,回到中部省份一個並不發達的城市創業,瘋了吧?有人不解;一個“四線城市”,物流不便、人才匱乏、創業氛圍淡薄,能有什麼互聯網商機?一些業內人士也質疑。

  但楊建勇有他自己的打算,這一次,他盯上了縣域電商、農村電商。“阿里巴巴投資100億打造千縣萬村,各大電商平台下鄉刷墻做宣傳,電子商務無疑是推動城鎮化,繁榮農村市場的重要路徑。”經過半年的緊張籌備,信陽大本營電子商務創業基地應運而生,這個基本以80後、90後為主力的創業平台以信陽毛尖、名優土特產、一二線城市電商雲客服、電商代運營業務為核心,立志走綜合性、規範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