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東首例輸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情況好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7 10:41:01


 
  目前,患者情緒穩定,很配合治療和相關研究。“寨卡病毒病目前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我們主要是按照國家指引,以對症治療為主。”尹熾標說,由於這是廣東的首例病例,疾病的發展也還有不明確,“尿液、唾液中病毒依然呈陽性,這類情況會否導致繼續傳播,醫院也在和疾控中心、科研機構進行研究。”

  “不過,醫院從儲備、人員培訓、藥物、試劑等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準備。而且目前看到,寨卡病毒病也不像SARS、禽流感的傳播力那麼強,還是一種自限性(自行愈合)疾病。接下來,我們會做好治療,密切觀察跟蹤病情,若再有病例也有信心應對。”尹熾標說。

   加強對病例和蚊媒監測

  目前,中國大陸出現的兩例輸入性寨卡病例均由廣東口岸入境。“廣東出現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何劍峰表示,因為獨特的氣候和自然、人文環境,廣東有著寨卡病毒“得天獨厚”的傳播條件。

  疾控專家研判認為,當前寨卡病毒在美洲地區的傳播呈上升態勢,而廣東與美洲國家的勞務合作密切,人員貨物往來頻繁,與非洲和東南亞等疫情國家也有直接航班,疫情存在跨境傳播的風險,廣東也可能會繼續出現輸入病例。雖然病例輸入後進一步傳播的風險較低,但隨著冬天結束氣溫回升,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會逐步上升。

  除了口岸進行嚴密的監測,今年1月份開始,省疾控中心就做好了各項準備,加強人員培訓和物資準備,尤其是加強了對病例和蚊媒的監測。

  “廣東省在防控蟲媒傳染病如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疾病方面有較好的技術、經驗儲備,對寨卡病毒病的防控,我們很有把握,關鍵是要做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工作。”國家感染病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張複春說。

  (來源:《南方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