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八招遏走資 資本管制將收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7 13:34:23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人民幣貶值導致中國資本持續外流,監管當局連出8招堵截走資潮。中國媒體引述消息指出,境內銀行近日開始執行多項應對異常資本流動的措施,包括禁止一人使用多人額度換匯、銀行每周上報首10位資金外流客戶名單、不鼓勵外幣理財業務及嚴限跨境貿易套利等。有市場人士認為,走資情況並未逆轉,估計中國或會逐步收緊資本管制。

  星島日報報道,市傳外管局以口頭方式指示境內銀行執行多項新招,以抑制市民購匯需求。第一招是銀行須加強審查零售客戶的換匯資金實際用途,包括一人不能使用多人額度換匯,限制“螞蟻搬家”將資金分拆出境。第二是銀行須向監管部門每周上報首10位資金外流客戶名單,並設有大額資金流出關注名單,若銀行漏報瞞報,將會被監管部門警示。

  此外,個別銀行不鼓勵外幣理財業務,有銀行更停止設計及推出外幣理財產品;亦有銀行降低或取消售匯業務的薪酬獎勵,以調節銀行在相關業務的銷售積極性;同時更在銀聯層面加強境外商戶管理,包括限制客戶在境外購買保險,並關注有大額高頻交易的銀行卡。

  企業銀行業務管制也收緊,銀行被要求加強離岸轉口貿易管理,例如要求客戶同一港口同一單貿易,只能以一種貨幣在同一銀行辦理,以打擊虛假貿易套利活動。另外,若有企業客戶選擇到較遠銀行辦理異地或保稅區交易,銀行則要嚴格審查,甚或不受理。最後,當局收緊銀行的遠期售匯業務,包括對企業提早購匯設限;同時加強審查成立時間較短、有境外直接投資需求的公司。

  有中資行財資業務副主管認為,多項措施對境內及境外銀行的生意無可避免有影響,惟不能稱得上是打擊。對於嚴限跨境貿易,該銀行家指,本港有些中資行在處理跨境貿易時“相當手鬆”,相信新措施可矯正歪風;惟料本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將下跌,但應不會影響本港人民幣流動性。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中國收緊境內外匯業務來應付走資並非新鮮事,關鍵是措施屬於長期政策還是短期應急,若是前者則對內銀影響較大。林俊泓又指,中國走資壓力雖暫緩,但不認為短期資金外流形勢能逆轉,因此中國仍有可能收緊資本管制。

  中國走資有緩和象,今年1月底外匯儲備按月跌994億美元至3.2萬億美元,較預期為佳。中國外儲去年結束多年升勢,全年跌5127億美元至3.3萬億美元。為防範資本外流加劇,中國政府去年起多次出招限制外匯業務。市傳人行暫停最少3家外資銀行的跨境人民幣購售業務,直至今年3月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