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何建宗:“本土分離主義”所指其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9 11:44:27


  
  前者稱後者為“左膠”,因為左翼人士還會以階級、民主、人權等價值觀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本土”人士則淪為純粹發洩不滿的暴力分子,就像當晚旺角一樣:沒有口號,只有粗言和赤裸裸的暴力。
 
  過去幾年,香港很多“有識之士”包括個別政府官員,都認為香港鼓吹獨立和使用暴力人士不成氣候,“只是極少數”,沒有提出嚴厲的譴責。這種逃避問題的態度無疑為暴力分離主義者提供喘息和發展的空間。就算在去年占領運動後期的暴力事件出現後,全社會仍然沒有形成反對暴力的輿論氛圍。
 
  事情的是與非跟數量無關,道德底線必須堅守。暴力就像吸毒一樣,一個人都嫌多!現在各種分離組織大量吸收年青人包括中學生從事暴力行動,除了反映我們的教育出現問題以外,上述逃避問題的“聰明人”“怕事人”恐怕也應該好好反思。
 
  “旺角暴亂”發生後,媒體普遍譴責,有暴徒罕有地公然襲擊記者,與記者對罵。但觀乎過去一周,不少輿論和社論在譴責暴力的同時,也指出這跟政府管治問題、青年向上流動停滯有關。
 
  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評論在過去也許還有一定道理和依據,但到了現在,示威者是主動襲擊警方,超越文明社會的底線,甚至襲擊無辜市民和記者。大家應該清楚看到,無論是“小販問題”或者“管治問題”都只是暴徒訴諸暴力的借口。
 
  任何社會都有管治和深層次問題,香港也不例外,但肯定沒有達到要訴諸暴力的嚴重程度。香港的深層次矛盾解決需時,但就算解決,相信有組織的本土分離主義勢力也不會偃旗息鼓。
 
  我們固然應該督促政府和社會各界著力解決香港各種問題,但切莫不自覺墮入陷阱,為日後可能持續的暴力行為提供開脫的借口。
 
  (來源:南華早報 作者何建宗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