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市民政局新政嚴禁小產權房借機合法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9 11:44:22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根據《北京市養老照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的工作安排,今年將是全市中心建設的收官之年。昨日,北京市民政局出台了《北京市2016年街道(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細化分工和時間表,並對建設流程予以規範。《方案》特別強調各區在確定2016年中心建設項目時,應嚴格審核和把關,特別是對無房產證和土地證的中心項目,應徵詢規劃、土地等相關部門意見,避免已納入國土部門重點督查範圍、近期規劃拆遷範圍的建設項目和小產權房轉為養老照料中心。

  根據《方案》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全市已建成養老照料中心329個,今年還需建設208個,主要集中在朝陽、海淀、豐台等區,今年10月1日-11月20日將全面完成建設,有條件地完成設立許可並投入使用。長期以來,土地、房屋的獲取一直是照料中心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有養老企業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難以獲得合適的土地、房屋資源,或者成本過高往往會成為建設過程中較大的阻礙。對此,《方案》明確將鼓勵各區、各街道(鄉鎮)在權責明確的基礎上,利用自有用地、房屋資源或者通過租金補貼、建設補貼等方式支持中心建設。

  有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北京的養老照料中心主要是公建民營、民建民營兩種運營模式,基本都是50-100張床位左右的規模,使用面積基本都在幾萬平方米,包括助浴、助餐、助潔等多種功能,輻射範圍涉及周邊多個社區、街道。隨著北京的土地資源愈發稀缺,符合養老照料中心建設、運營需求的房屋、土地獲取難度越來越大,因此,目前北京已建成的養老照料中心用地、用房主要為企業自有用地改擴建或租賃,“租賃前,養老照料中心的建設、運營單位應該明晰土地產權歸屬,但有時這一環節容易被忽視,存在讓小產權房鑽空子的風險”。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實際上,此前,在提到對小產權房的處理方式時,業界有多位專家都曾建議可以將小產權房用做養老服務設施,更有地方人大代表建議將合適的空置小產權房改為養老院,由政府核發牌照,以此降低養老院建設成本。但對於此類提議業界爭議較大,政府也未對此做出回應。不過,前幾年,北京曾出現小產權房被當做“養老公寓”出售而被查的情況,可見,不論冠以什麼名頭,政府打擊小產權房的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

  (來源:《北京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