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央行延續增加貨幣供應操作頻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9 13:46:55


  中評社香港2月19日電/央行決定延續前期增加貨幣供應操作頻率的有關安排,在中國遭遇空前資本外流的背景下,此舉旨在確保銀行體系有充足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PBoC)正面臨一個棘手的平衡難題:它試圖降低融資成本以支持經濟增長,但不願付諸大刀闊斧的貨幣政策放鬆,以免加劇資本外流。

  自2014年末以來,中國央行已六次下調基準利率,並通過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向銀行體系注入大約2.5萬億元人民幣(合3840億美元)。這些舉措旨在刺激經濟增長,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的。

  但在最近幾周,當局發出信號暗示,他們不希望進行進一步的降息和降准,因為那麼做會助長人民幣弱勢和資本外流。
 
  擱置這些傳統上的首選工具後,中國央行被迫在更大程度上依賴公開市場操作(OMO)管理貨幣供應量。中國央行的主要任務,是抵消資本外流和央行為遏止人民幣貶值而干預匯市所導致的貨幣緊縮。這已導致央行借助公開市場操作進行創紀錄金額的注資。

  中國央行在周四發布的一份簡短公告中表示,它將延續前期增加公開市場操作頻率的有關安排,即原則上每個工作日均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此前這些操作通常每周進行兩次——在周二和周四。

  “這主要是為了改進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國央行可以及時行動,向需要的銀行提供資金,”方正證券(Fangzheng Securities)分析師郭燕紅在北京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