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6年上海或取代深圳成為樓市新標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7 09:29:44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深圳樓市在2016年或許還會上漲,但2015年透支太多,上攻的動能不足。

  2015年,深圳是全國樓市的標杆,房價漲幅史無前例地達到了近50%,很多區域實際價格水平漲了一倍。猴年春節甫一過去,樓市飈漲的風暴似乎刮向了上海。就在2月19日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通知,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的消息剛出,周末上海各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即出現了排隊過戶的火爆狀況,與2015年的深圳如出一轍。

  2015年樓市“國之標杆”被深圳搶先了,媒體的頭條也被深圳占盡了。事實上,深圳樓市不過是價格漲幅高而已,上海樓市才是真正的No.1。2015年,上海一、二手住房共成交4986萬平方米、66萬多套,成交金額達到1.4萬億元,金額和面積分別比北京高出2000萬平方米和6000億元,比深圳高出3000萬平方米和9000億元,更是遠超國內其它城市。2015年紐約、香港商品房分別僅成交了7萬套和6.3萬套。也就是說,在全球範圍內,上海樓市高居第一。

  從價格上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儘管上海房價指數的漲幅沒有深圳147.5那麼大,但也以118的水平排在第二位。另外,根據鏈家地產的數據,2016年1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59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9%,同比上漲24.9%,創出了上海商品住宅均價的歷史新高;再看深圳,2016年1月份,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再攀新高,達到4.65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27%,環比增長9.51%。由此,在環比漲幅上,上海房價或許正在趕上深圳。

  驅動2016年上海房價上漲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庫存。2015年,上海商品住房消化周期僅為4.1個月,在一線城市中是最短的,甚至比樓市暴漲的深圳(7-8個月)還要短;其次是國家“去庫存”政策的溢出效應。2015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春節前後政策頻吹暖風,如提杠杆、降稅率、公積金新政,以及各地轟轟烈烈地“去庫存”,儘管政策充分貫徹了“因城施策”,但無論是營業稅“5改2”,還是近日首套房契稅優惠等,一線城市才是最大受益者,畢竟資產保值增值的效應傻子都看得到。貨幣似水更似蜜,流淌的過程中,哪裡有投資價值就跑到哪裡,黏附在哪裡。

  最為關鍵的是,股市對於樓市的財富效應,開始從深圳轉向上海。2015年,深圳樓市飈漲與其資本市場密切相關。深圳資本市場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中小板和創業板,目前中小板有接近800家上市公司,創業板有接近500家,這兩個加起來是1200多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有一個特點,他在哪個交易所掛牌上市,就會在這個城市開戶,設立辦事處,一定會投資股票,所有自然人股東、法人股東、賬戶的管理都放在這個城市。深圳集中了大量中小板和創業板發起人、創始人的賬戶。股價上升的過程當中,這些人的財富迅速增加,敲完鐘以後拿著變現的收入就去買房。

  儘管上海貴為我國資本市場的主板,但一直被代表我國舊增長模式、產能嚴重過剩的鋼鐵、煤炭、機械,以及國有銀行盤踞,無法發揮對樓市的財富效應。現在不同了,上海的戰略新興產業板馬上要開,必然會吸引民營控股的科技新興企業到上海去上市。屆時,必然會有一波政策鼓勵下的“大牛市”,江浙、上海一帶的人買樓意願更強,賬面財富兌現後,必然對上海樓市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深圳樓市在2016年或許還會上漲,但2015年透支太多,上攻的動能不足。特別是,深圳新房和二手住房市場中,2015年投資投機性購房分別達到60%和40%,部分區域(前海)新房投資購房比例達到80%。當投資投機型購房占主導時,房價上漲不可持續,近期傳言政府出台調控政策,已經讓樓市風聲鶴唳,可見深圳樓市之脆弱和敏感。由此,筆者判斷,在2016年,上海將取代深圳成為樓市“新標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