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我國就業總體穩定 局部存在規模性失業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27 11:47:18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回應稱,我國目前就業總體穩定,但是局部地區、局部行業存在規模性失業的風險,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視。

  2016年,去產能、處置“僵屍”企業會不會引發大規模的下崗失業?是否存在隱性失業顯性化的風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25日回應稱,監測顯示,我國目前就業總體穩定,預計全年將延續這種穩定態勢,但是局部地區、局部行業存在規模性失業的風險,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視。

  有說法稱我國已經出現“失業潮”,鄭東亮表示,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2015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比2014年有微小的減少,但仍高於2013年及此前數年的數量。城鎮登記失業率4.05%,低於控制指標。如果細看月度數據,會發現就業總體上有回暖跡象。2015年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下降比較明顯,從5月份起開始回升,9月份起城鎮新增就業數量同比持續增加。今年1月,調查失業率從全國31個大城市擴展到所有地級市,顯示調查失業率4.99%,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再看人力資源市場運行狀況,2015年市場用工需求趨弱,監測企業有減員現象,求人倍率有所回落,但是,求人倍率仍在1以下,即崗位數量大於求職者數量。“去年我國保持了就業的總體穩定。”鄭東亮說。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今年就業還能延續這種穩定的態勢嗎?鄭東亮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其一,經濟平穩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將為促就業提供支撐。2006年我國GDP增長10.7%,增量約為3萬億;2015年GDP增速降至6.9%,但增量達到4萬億。“經濟增速雖然慢了,但是基數大了,相應的增量不減,容納的就業量也會保持在相當的水平。”鄭東亮說。

  其二,經濟結構優化有利於擴大就業。數據顯示,過去10年,我國第三產業吸納的就業數量增加了1億人。目前,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已超過40%,而且2012年以來增速在加快,平均每年提高約2個百分點。據測算,產業增加值同比每增1個百分點,二產可以增加就業61萬人,而三產可以增加就業70萬人。“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預計到‘十三五’末,第三產業吸納就業占比將超過50%,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鄭東亮說。

  其三,簡政放權,鼓勵創業,對就業正持續釋放利好。2015年,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1萬多戶。鄭東亮透露,去年人社部勞科所對全國青年創業的調查顯示,平均1個創業企業或項目吸納的從業人員為8.44人,拉動作用明顯。調查同時顯示,64%以上的青年創業者對未來表示樂觀。

  不過,鄭東亮也提醒,今年化解產能過剩、處置“僵屍”企業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局部地區、局部行業存在規模性失業的風險。

  這些地區有可能出現在東北、山西、河北等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去產能任務重的城市。行業可能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等行業。“目前還只是存在風險,未必一定會出現規模性失業。”鄭東亮說,在東部經濟比較活躍的地方,吸納就業的渠道比較多,即使某些行業企業出現比較集中的減員,也可以平滑過渡,不會有明顯的失業時段出現。但在一些產業單一的地方,減員職工再就業壓力就會比較大,尤其是其中年齡較大、技能單一的人員。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