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為何會贊同制裁朝鮮?其實西方都猜錯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4 15:49:24


 
  金正恩上台後,隨著朝鮮在擁核道路上越走越遠,中朝圍繞朝鮮棄核的戰略分歧越來越不可調和。金正恩的種種對華不友好態度也讓中國深為失望。但儘管如此,中國從中朝友好大局出發、從中朝共同利益出發,一直在維護中朝關係的良性發展,避免兩國關係破局。2015年10月,中國更是派出劉雲山常委赴平壤出席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大會。在維護對朝友好關係上,中國可謂是做到了仁至義盡。

  但在劉雲山常委訪朝不足3個月的情況下,朝鮮先是鬧情緒撤回已經到北京來華準備演出的牡丹峰樂團,1月6日更是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緊接著又利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衛星發射,這讓中國對朝政策上除了嚴厲制裁、已經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因此,中國支持該決議出台,首先在於中國想通過此舉拖住朝鮮發展核武的步伐、向朝鮮傳遞出中國絕對不會接受其繼續發展核武的強烈信號。

  再說中國支持該決議的第二個原因:國際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一步強調國際責任,明確提出了兩個百年目標,特別是中華民族復興,在國際社會上的定位為全球關鍵性大國。既然是大國,那麼就要像大國的樣子,體現大國的責任,提供國際社會所需要的公共產品就是很好的方式。這一點上中國已經有所表示,比如一帶一路、亞投行等。

  而“安全”是國際社會中最重要的公共產品。朝鮮進行核試驗無疑導致朝韓關係緊張、美國加大該地區軍事存在、各方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升高,也就是說朝鮮此舉嚴重破壞了該地區的安全局勢。這種背景下,出於提供地區“安全”公共產品國際責任的中國,當然責無旁貸,只能支持出台史無前例的制裁決議。否則怎麼做大國?

  2270號決議的上述兩大特點也必然反映出朝鮮半島局勢已經進入了十分微妙的轉折點。從近期朴槿惠的嚴厲表示“朝鮮如不棄核將致政權崩潰”,以及關閉開城工業園等舉措中,可以推測韓國的對朝政策已經從信任建設進程轉變為盡全力打擊朝鮮政權。我們在與韓國學者交流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韓國希望通過施加前所未有的國際壓力壓縮朝鮮生存空間、乃至壓垮朝鮮政權的意圖。韓國是否有能力將朝鮮推向“崩潰”還很難說,但學界與輿論界的“風向”已經有很大轉變。

  中國對朝政策從理解到更多的不理解乃至憤怒,留給朝鮮的空間與時間已經越來越小。如果說還有空間,那主要是以下兩個:其一,中國一直堅持的對朝民生領域的正常往來,特別是煤炭與石油貿易,依然沒有堵死,而這又主要是中國在提供;其二,王毅外長最近明確提出的要推進半島和平機制構建與六方會談重啟並進路線,而構建和平機制則是從去年年底朝鮮一直堅持的。由此可見,中國支持該決議出台的同時是最大化照顧到朝鮮的關切了。朝鮮對此應該充滿感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