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重拾信心是場硬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6 09:14:18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出席會議。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這一天,全球目光都投向了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每年例行的“兩會”期間做政府工作報告,向世界闡明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藍圖。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闡述,更是焦點之焦點。全世界都試圖借此探尋中國今年經濟發展的基調和方向,看決策者如何平衡短期政治目標和長期風險。

  美國《僑報》3月5日載文《中國經濟重拾信心是場硬仗》,文章說,在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李克強在報告中將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在6.5%至7%區間,這是中國1995年來首次將目標定在區間,也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主導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著力點的時期的重要調整。去年中國GDP增速為6.9%,為25年來最慢。當年設定的目標為7%左右。

  在媒體多年來驚嘆且謹小慎微地報道中國的“經濟奇跡”之後,過去幾個月,隨著象征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市的飄忽不定,股災頻頻,又伴隨著今年初開始的房產搶購潮,一種相反的論調似乎流行起來——中國正面臨或已全面進入崩潰。
  
  事實上,自30多年前的1978年以來顯然成功使本國經濟得以發展并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體制”,這種增長模式意味著從更發達的國民經濟體複制和改造已被證明成功的產品、技術、機制和商業模式。但現在,中國經濟的成熟性和複雜性已經到達一定程度,取而代之的應該是獨立自主的方案和對新事物的嘗試。但這需要其他形式的創造力和創業精神,以及企業之間、企業和國家之間的新型互動。

  簡單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已處在過去所走道路的另一端,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目前正經歷著艱難的轉型期,必須面對產能過剩、創新匱乏、資源浪費、效率衰減的挑戰。在此時代背景下,中國必須創造出“中國體制2.0”的模式,打破原有的粗放型經濟的產業格局,追求在多個層面同時進行根本性新改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及,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