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始終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7 13:05:36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注。大會前夕,一組標題為《拿到政府工作報告的記者們》的新聞照片走紅網絡。大家夥兒在樓梯上、地毯上,趴著讀、坐著看,這是全國人民關注2016政府工作報告的細節體現。尤其在中國經濟增速近20多年最低的背景下,公眾既要看看過去政府做了什麼、更要看看今後的路怎麼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不僅是因為“天下之勢,常系民心”,更因為治國理政治本,在於“以人民為中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困局與變局中為“中國發展”奠定基調,更在困難與問題中為“中國民生”添溫加暖。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在不同階層與不同利益群體面前,政府工作報告亦有不同的關切點:比如經濟學者看到了首次登場的“新經濟”,比如學生家長看到了“普及高中教育”,比如遠行的人看到了“高鐵覆蓋80%城市”,比如私企老板看到“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而縱覽洋洋灑灑的整份報告,今年的民生新風更生動具體,更清新撲面。

  一是實實在在貼心人。據說在報告起草之初,“總理提了要求,幹不成的就不要寫,少來虛的,提出的措施要辦到。”報告草成後發到全國148個部門徵求意見,收到900條建議和意見,最終吸收了120多條。兩萬多字的報告,“總理在最後修改的時候,又大大壓縮一下,還是回到19000多字”。整個報告沒有生僻詞,聽得懂、記得住,入腦入心。二是大政裡面見人情。比如在講到科技發展的時候,提到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比如在總結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提到 “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提到霧霾天氣時有發生。這些細節,是政府工作報告的溫度,是行政權力的良心。宏大不掩瑣細,理性不避人情。三是民生禮包順人意。比如在關稅層面,提出“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在城鎮化層面,提出“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讓他們掙錢顧家兩不誤”;在數字化層面,提出“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比如在醫療層面,提出“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群眾所關心的、擔心的,期待的、夢想的,幾乎都能在這份近兩萬字的報告中找到務實懇切的回應。

  當然,數字依然是最好的說明。“1000萬”,是今年城鎮新增就業的目標;“2.18萬億”,是今年安排財政赤字主要用於降費減稅的力度;“5000多億”,是今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的方向;“420元”,是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貼提高的數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實打實的“幹貨”,是民生的保障,亦是獲得感的倚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出來後,各色解讀依然熱火朝天。但輿論有個共識:因為走心、因為樸實,除了幾個關鍵專業熱詞需要“科普”,更多內容,民眾一聽即懂、一聽即知。都是重點,就無須拎出重點;都是幹貨,就不必找尋幹貨。各種“速覽”或“圖解”,可能還不如聽聽總理的“原版原聲”來得過癮。

  “始終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民生成績歷歷在目,民生願景栩栩如生。一方面,“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另一方面,“簡除煩屙,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公權從2015年的“不任性”,走向2016年的“簡政之道”,都在為經濟社會發展而竭力,為民生福祉增益而盡心。施政有方向、民生有指望,遙遠的夢想,也許會早早化為近切的明天。

  (來源:光明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