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姚明提案關注場館運營:多建用得上的場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09 10:08:34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姚明帶來了一份關注體育場館運營的提案。

  姚明的提案題為《轉變管理思路,盤活體育場館,突破體育產業發展瓶頸》。他在提案中表示:“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國家在體育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巨大,全國各地,包括中西部地區和三線、四線城市,一大批高規格體育場館紛紛落成。但《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從目前情況看,各地大型體育場館的運營情況總體上不盡如人意’。”

  姚明在提案中提出了目前體育場館運營方面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一、大多為了舉辦集中的、綜合性的賽事設計、建造,配置過高、過量,功能單一。造成運營成本過高,全民健身、日常辦賽用不上,用不起,搞文藝演出軟硬件設施不達標、不配套,造成在耗費國家行政撥款的同時,場館閑置。二、選址遠離城市核心區域,交通不便,人氣不旺。三、所屬系統分散,包括體育系統、教育系統和其他系統,現有體制下無法實現統一管理。四、絕大部分大型場館隸屬行政、事業體制下,經營業績與員工收入不掛鈎,‘多幹多問題,少幹少問題,不幹沒問題’,內生動力嚴重不足。五、場地一用就虧本,造成賽事舉辦成本高,運營商望而卻步。六、安保壓力大,在新形勢下,主辦方、承辦方、場地方、管理監督方的溝通聯動機制尚未形成。”

  針對這些問題,姚明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包括“在今後的場館建設過程中,建立包括政府、社會投資、體育產業、設計建設等多方的組織分工中的協作模式,改變體育場館只為大型綜合性賽事服務的設計思路,充分考慮分散的、小型的、群眾性的體育文化需求,“既要建好館,又要用得上,養得起”。此外,應“突破公共體育場館現有運行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成立股份制經營實體甚至產業集團”,“更新經營理念,樹立‘No Event,No Arena’(沒有活動,就沒有場館),也就是‘內容為王’的理念,積極扶植精品賽事,精品演出。以及“在鼓勵商業運營的同時,強調體育場館的公益屬性”等。(來源:《新聞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