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垃圾分類 會員積分可換獎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5 10:11:16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最近,家住成都花園上城小區的不少居民都感受到了小區的變化:藍色的塑料垃圾桶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規範而統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原來該小區將時下最流行的互聯網+模式引入到了垃圾分類中,住戶丟出的每袋垃圾都有二維碼,可輕鬆追蹤溯源,居民還可以通過下載App或關注微信,查看垃圾分類積分,並通過積分兌換環保垃圾袋和日用物品,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可溯源

  “剛開始我們以為會比較難,畢竟很多居民只是聽說過垃圾分類這一概念,沒有真正地接觸過,可推行一段時間後發現,效果出乎預料地好。”環保公益組織“綠色地球”的工作人員小李告訴記者,從去年11月起,他和同事每周兩天時間都會在小區裡設點宣傳並接受居民登記註冊,凡是註冊成為會員的居民都能領到垃圾分類手册、環保垃圾袋和二維碼標簽。“居民在垃圾分類後,都要將二維碼標簽貼在垃圾袋上再丟入垃圾箱。”小李說,二維碼標簽的作用一方面是便於居民積分,另一方面是便於垃圾追蹤溯源,如果有居民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二維碼很快找到垃圾主人。

  垃圾變廢為寶可獲獎勵

  記者在該小區了解到,小區共設置了6處垃圾分類回收投放點,每棟住宅樓下面都有一處。投放點規範地擺放著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回收裝置。小李告訴記者,為了激勵更多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他們採取了積分模式,居民垃圾分類次數越多,積分越高,積分可以兌換環保垃圾袋和一些日用品。小區居民還可以通過下載App客戶端或是關注微信,學習垃圾分類小知識,查看垃圾分類積分情況。

  居民在處理廢舊家具、紙箱等大件垃圾上往往感到頭痛,小李和他的同事每周還在小區裡設置了專門的大件垃圾回收點。

  目前,青羊區共有14個小區試點推行“互聯網+垃圾分類”模式,今後這一模式還將在更多小區進行推廣。

  (來源:《華西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