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工智能步步驚心 理性看待不必心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6 15:37:13


 
  因此,我們必須特別關注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結合,即使就個體機器人而言,這種結合也將快速突破智能的物理極限。就無形的人工智能而言,還有更大的危險性,一旦和互聯網結合,上述1、2、3、4級人工智能之間的界限還能不能存在?如果居心叵測的人工智能研發者,有意突破這些界限,社會如何監控?人工智能進化成超級人工智能可能只需彈指一揮間,到時人類將措手不及,完全無法掌控。

  專家解讀:

  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獲得高超能力

  人工智能為什麼這麼牛?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劉知青教授認為,這是因為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掌握了某種固定規律,從而做出最優判斷和處理。“舉例來說,AlphaGo通過‘神經網絡’學習了大概20萬個高水平圍棋棋譜,從而獲得了在盤面上如何落子的‘直覺’。”劉教授說,這種直覺並不是天生而來的,而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那麼,人工智能這種直覺和第六感,與人類基於大腦的判斷孰高孰下?劉知青解釋說,人工智能的“直覺”和人類腦中的“靈光一閃”不同,前者背後有堅實的數學模型,且做了大量的計算,在各種懸念中找出勝率最高的一種,這種科學理性的判斷過程,跟人腦的直覺不完全相同,它是數學和科學的體現,人腦很難達到這種程度。

  但與人工智能不同的一點是,人類天生就擅長識別圖案,一個東西只需要看幾次,再次見到時就能認出來。比如你見過一只躺著的貓,當你再次從圖上看到它,雖然它不再保持躺著的姿勢,可能換了站姿,但你依然能判斷這是“我見過的那只貓”。而計算機則不然,它需要通過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將這只貓各種角度的姿態都學習一遍,也就是所謂“深度學習”,才能準確做出判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