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國仍是最光明經濟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6 17:44:55


 
  提升勞動率的另一個方法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把農業勞動力轉向生產率更高的行業。中國的人口就業分配比重是,45%在工業,40%在服務業,15%在農業。而美國的農業人口不到2%,服務業占比為60%—70%。今後十年,更多中國人到服務業就業將會是一個趨勢。但農民離開農村來到城市後,沒有戶口,很難在城市安家落戶。戶籍制度的改革有利於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目前還存在儲蓄過剩的問題,這對投資和消費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儲蓄多,消費不夠,導致產能過剩,工業生產效率下降,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國家需要依賴出口進行產能輸出。發達國家的儲蓄率一般是20%—25%。中國達40%。在中國,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值是52%,而美國是80%,歐洲是75%。中國的儲蓄率應低於40%,這需要國家提供政策性支持。比如一旦人們購買了保險,就不需要存那麼多錢,可以把收入更多的部分花到消費上。另外,中國的金融行業及金融市場應更加開放透明並進行鬆綁,金融市場最怕的就是政府干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改善中國製造品質只需20年?

  環球時報:近年來中國人的很多消費流失到境外。如何提高中國產品的品質,真正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促進國內消費?除了製造業,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是什麼?

  皮薩里德斯:中國今後應大力發展本國的優質產品和奢侈品牌,刺激本國人民消費國內的優質產品。意大利曾專注於製造低成本的衣服和牛仔褲,結果整個服裝製造業都不行,之後他們轉型,開始進行品牌營銷,阿瑪尼、普拉達都是意大利品牌營銷成功的案例。中國最重要的是提高產品質量,達到歐洲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需要上百年時間。像普拉達提高品質只用了20年。美國的拉夫·勞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家,現在已經是知名品牌了。我相信,中國也有能力做到。

  未來,中國最需要發展的是高新技術產業,比如與智能手機相關的產品等。要想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首先要進行更多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而不是模仿。目前,德國、日本、美國的研發支出是中國的兩倍。過去20年,發達國家的增長大都來自數字行業,如電腦、互聯網的發展。現在美國主要的巨頭公司如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都是從數字公司起家的。它們對美國其他行業有一種正面的溢出效應,其他行業需要這些產品和技術才能發展。中國需要湧現更多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此外,中國未來在健康醫療、教育、休閑旅遊三個領域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些非自動化的服務行業是大多數就業的來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