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朝鮮:有大國屈服於美國 拋棄鮮血友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8 17:27:53


 
  服軟?

  那麼,朝鮮是迫於這種壓力,才做出了被解讀為“服軟”的表態麼?

  所謂“服軟”,是韓國媒體發現最近朝鮮國防委員會的一次表態:在6000多字的談話中,該委員會稱,“比起單方面制裁,維持當前局勢穩定更加重要;比起魯莽的軍事施壓,對話和協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比起徒勞無益地顛覆朝鮮體制,認可和合作才是根本出路”。於是,有分析認為,這是朝鮮首次擺出“低姿態”。

  但在島叔看來,如果把這些話認為是朝鮮害怕制裁、“服軟”,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屬於非常不負責任的報道。之所以這麼說,需要理解朝鮮的話語風格。

  事實上,如果通讀上述講話就可以發現,朝鮮說到的上述幾句,重點並不在於談對話談判,而是不斷強調朝核問題的根源在於美韓對其的軍事威懾。而朝鮮之所以不斷強調自己有打擊美國、打擊青瓦台的能力,其實是一種“以強示弱”的表現。我們注意到,朝鮮往往把自己最強的東西都拿出來(核武等),但卻完全沒有發動戰爭的想法。他們所做的,只是語言上提高威懾的水平,提升自己將來在會談中的籌碼。

  換句話說,朝鮮的高調門、硬姿態,本身跟它有沒有真正要發動打擊的戰爭行為沒什麼關係。首先,戰爭能力有缺陷;第二,沒有真正開戰的意志;第三,這種強硬的表態也可以把外部威脅提升,在國內馬上要開黨代會的背景下,把人民的思想統一到一起,因為反美是朝鮮強大的力量根源,這也是內部提升團結力的一種做法。

  朝鮮半島的事往往如此:看上去往往是最危險、事態最緊張的時候,反而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較低;各方關係好的時候,蘊含的不確定性卻往往更大。

  秩序

  其實,理解朝鮮問題,更應該關注的是深層次的本質:他們究竟看待這個世界?最近,朝鮮《勞動新聞》刊發的朝鮮國際政治問題研究所評論員的文章就很有代表性。該文章有幾個中心論點:

  1、美帝國主義是頭號敵對勢力,數十年來對朝鮮進行核威脅和恐嚇,所以朝鮮發展核武是“為捍衛主權、尊嚴和生存權而做的正正當當的自衛選擇”;世界各國都能發射衛星,偏偏朝鮮發射就違反聯合國決議,這很荒謬;

  2、“愛講究體面和名分的一些大國也屈服於美國的卑劣強迫和要求,甚至對一文不值的親美婊子苟同,不惜拋棄用鮮血凝成的共同勝利果實——寶貴的友誼關係,欲以與這個國家或那個國家鬼鬼祟祟地達成的所謂’協議’來壓制正義和真理的殘酷現實,令朝鮮再次明確看穿世界政治的真虛”;

  3、當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在美國指揮棒之下幾個大國根據自己的利益關係相勾結或相互排擠的博弈場”,因此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常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利代表其他國家,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應該如何理解朝鮮眼中的這種世界秩序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