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發改委:落戶不應有本地人和外地人歧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0 11:50:49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就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重點任務和《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2016年將從拓寬落戶通道、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等9大方面吸引農民工融入城鎮,並且對人口超過10萬的特大型鎮將下放一些人、財、事權,進一步擴大管理權限,適應特大鎮發展的需要。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介紹,首先在戶籍制度上創新,吸引農民工進入城鎮。其中包括,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到2020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目標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督促各個外來人口聚集地區實施更加寬鬆的戶口遷移政策,打破各地目前只對本地農民放開落戶政策的不合理現象,做到在戶籍人口落戶方面沒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

  除了放寬戶籍制度外,國家還將實施多項激勵措施,鼓勵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包括,實施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制定具體措施。對於方農民市民化工作推進得更快、落戶得更多、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更好的地方,財政轉移支付的規模就更大;財政建設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的補貼也要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鈎。

  同時,為了更好保障進城農民的權益,建立進城落戶農民農村的“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三權”是指農民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正在探索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渠道。

  另外,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包括農民工子女入學、幼兒園、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制度。實施農民工職工技能提升計劃,計劃全年培訓農民工2100萬人。

  徐林表示,解決農民進城就業技能的同時,建立購租並舉的城鎮住房體系,使能夠買得起房的人買房,買不起房的農民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滿足不同層次住房需求的條件。目前,很多城市已經採取措施,比如用政府的資金購買一部分商品房的庫存用來做公租房、廉租房提供給進城農民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