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拜鬼背後的任性與狂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2 10:55:09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承認侵略歷史、反省歷史罪責,是日本遲早都必須還清的債

  靖國神社問題,是安倍晉三政府的一塊心病,任憑國際社會抗議譴責,其虔心拜鬼的執拗與衝動始終難消。4月21日,安倍晉三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名為“真榊”的祭品,首相特別助理衛藤晟一前往參拜。

  供奉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14名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徹頭徹尾的精神工具和象徵。誠如日本哲學家高橋哲哉所說,“靖國神社就是一個動員國民趨向戰爭的思想性、宗教性的裝置”。參拜靖國神社、向罪大惡極的戰犯表達敬意,是對軍國主義舊夢的執迷,其實質是為侵略歷史翻案,為戰爭罪行張目。

  2013年12月,安倍晉三不顧中國、韓國等鄰國的強烈反對,悍然參拜靖國神社。此舉嚴重衝擊東亞地區穩定,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此後,安倍晉三多次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其幕僚一再前往參拜。不管形式如何變化,種種揚幡招魂醜劇性質是一樣的。

  人們注意到,日本媒體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安倍晉三之所以沒有親自前往靖國神社,可能是顧忌參拜將給與鄰國關係改善的勢頭“帶來障礙”。同時,七國集團伊勢志摩峰會在即,日本和美國都需要一個總體穩定的大環境。

  這種盤算看似務實、謹慎,其險惡之處恰恰在於骨子裡的任性與狂妄。在“盤算者”看來,日本擁有“道義上的權利”和“行動上的自由”挑戰人類公理正義、傷害日本侵略戰爭受害國人民的感情,至於採取何種形式,那完全是日本自己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