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評述:上調增長預期是看准中國經濟潛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10:52:47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經濟首季業績耀眼,各方面都呈現積極喜人變化趨勢:一是GDP增速為6.7%,雖一直呈放緩趨勢,但這是調整經濟結構和推進供給側改革、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結果,且其基數較大,增長潛力仍然巨大。二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0.5%,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76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2%,增速比1-2月份提高3.2個百分點,這表明國內投資和內需都已進入復甦狀態。三是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指數,製造業PMI 50.1,高於50的枯榮線;官方非製造業PMI53.5。這都表明中國製造業呈回暖狀態。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政府債務率、財政赤字、外匯儲備等幾個指標,依據國際標準,當前中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在3%以內,累計國債餘額占GDP比重在20%左右,均在公認的國際警戒線以內;外匯儲備下降到3.2萬億美元,雖說受到資本外流影響,但更多因素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整外匯儲備結構的結果,且目前這一外匯儲備水平足以應付中國金融經濟穩定需要。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信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高於6.5%,提高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算是人之常情。

  再次,亞洲各界大都屬經濟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增長雖存在不少瓶頸及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因為中國身處亞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自身經濟總量龐大,人口總數也是亞洲第一,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會帶動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尤其,亞洲地區對中國經濟的敏感度不斷上升,中國經濟的再平衡於中期內對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帶來好處。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區主管官員的話,亞洲經濟只要解決好了信貸危機以及加強銀行杠杆作用等方面問題,就會繼續保持潛力性增長;且只要亞洲繼續增強實力,仍能繼續保持全球經濟引擎地位,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正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看到了亞洲經濟增長潛力及中國在亞洲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堅信中國在未來幾年發展中一定會拼發出較大經濟增長潛能,所以調控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亦在情理之中,絕非盲目矯情。

  (來源:中國網;作者:莫開偉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