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章”的權力堅決不放,監管還要讓企業自己處理,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給別人‘蓋章’的權力堅決不放,但市場裡面出現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的情況,卻不願意管,還要讓企業自己處理。這豈不是是咄咄怪事?”李克強說。他隨即提出,推動消費品工業升級,政府要做好的第二件事就是“加強監管”。
總理舉例說,他早年在地方工作期間,曾有食品企業無法確定採購豬肉的檢疫章是否是“假章”,每年花費600萬元用於重新檢疫、次品焚燒。還有造酒企業,因為不堪“假酒”苦惱,只能自己搞防偽標識,自己請政府幫它們“打假”。
“結果是,制售假冒偽劣的沒有受到懲罰,最後把正品給搞垮了,這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李克強講到這裡加重了語氣,“這種環境不改善,監管不加強,怎麼能保護創新,怎麼能推動消費品工業升級?”
總理還談起了幾年前在瑞士考察家庭農場時,當地負責人介紹,他們為了保障食品安全,一年只對各農場開展兩次檢查,一次是固定時間的“普查”,另一次則是通過“搖號”的隨機抽查。一旦發現產品不合格,輕則取消農業補貼,重則永久逐出市場。
“只有好的監管,才有公平的競爭和健康的市場。”李克強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