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交所強攻人民幣業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5 10:20:08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前左)就人民幣業務與湯森路透簽訂協議。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市傳內地放慢人民幣市場化步伐,正計劃大搞人民幣業務的港交所(0388)昨與湯森路透簽訂協議,下月將推出全球首隻可交易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指數,下周一(30日)還將推出4隻新的離岸人民幣期貨合約,以擴大及發展人民幣相關產品。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表示,未來3年計劃打造本港市場成為中國的離岸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及定價中心,不會因內地人幣政策調整而改變公司自身整體發展方向。

  香港文匯報報道,港交所定下3年目標,計劃大搞人民幣業務。今年將推出多個匯率產品,打頭炮將在下星期一推出4款人民幣期貨產品,並於首半年豁免交易所費用以及聯合業界進行推廣。另外,港交所與湯森路透昨日簽訂協議,下月23日聯合推出一系列新的人民幣指數,詳情將於未來數星期公佈。

  李小加昨日在網誌提到,本港金融市場在未來想成為內地的人民幣離岸配置中心、定價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就必須先征服股票、大宗商品及貨幣這三座大山。現時香港在股票範疇已接近山頂,大宗商品業務則爬至山腰。至於貨幣業務則於山腳完成熱身運動,需要定下登山策略:搭建平台、發展產品及互聯互通三部曲。

  人債規模料十年增兩倍 

  當中以利率/信用產品這條“山路”較陡峭,以債券信用衍生品最為艱難,港交所將於債券現貨入手。李小加相信,人民幣即將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貨幣籃子,正式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有利港交所貨幣業務。他又指,現時內地對債券市場的需求及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有利未來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估計未來十年規模會較現時增長一、兩倍。

  他說,港交所將計劃先開始債券現貨,正在籌備與內地市場建立“債券通”,之後或會發展債券指數授權和債券指數期貨,最後也會考慮債券信用衍生品等產品。但他強調港交所對債券通現時未有確實時間表。他又希望透過債券通使更多投資者可以參與到現金債券市場,中型規模的機構投資者屆時可透過香港平台進入內地債券市場。

  中國將成最大債券市場 

  金管局金融基建助理總裁李建英昨出席論壇時表示,內地債市發展潛力龐大,長遠來看,中國將成為最大的經濟體及債券市場。未來仍然看好人民幣業務發展,現時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境外交易佔三成,其中有九成是經香港進行,本港在未來可繼續發揮這方面優勢。

  此外,他指香港亦可考慮發展掉期產品市場。本港貨幣掉期發展迅速,現時每日已有近8,000至1萬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對於內地企業出現高槓桿率的狀況,李建英認為,整體風險情況仍然可控,因為內地擁有大量儲蓄率,再加上內地主權風險遠低於美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