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幣國際排名為何降一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7 10:40:23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昨日,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簡稱“SWIFT”)發布4月份人民幣追蹤報告。按照交易額計算,4月份,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的市場份額佔比由3月份的1.88%微降至1.82%,在國際支付的排名則由3月份的第5位跌至第6位。有專家分析指,在美國加息預期和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腳步難免放慢,但他認為這只是暫時性情況。

  人幣匯率波動影響持有意欲

  香港商報報道,SWIFT表示,4月人民幣支付總額較前月下降7.73%,而同期所有貨幣支付總額下降4.6%。報告顯示,印度採用人民幣支付內地及香港款項數量上升,但該國人民幣使用率在亞洲國家中仍然偏低,在全球範圍內排第38位。4月份,印度和內地、香港所有支付交易中,有3.8%採用了人民幣,而兩年前僅為0.2%。由此可見,人民幣仍是印度和內地、香港之間的第四大支付貨幣。

  SWIFT指出,去年8月份,人民幣國際支付排名一度躍居第四位,隨後上升勢頭逐漸消退,原因是波動的匯率水平以及內地疲弱的經濟狀況,抑制了外國投資者使用或持有該貨幣的意欲。

  4月份,國際支付貨幣排名前五位分別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圓和加元。

  而在3月份人民幣追蹤報告中,按金額計,人民幣仍穩定保持全球支付第五大最活躍貨幣地位,市場份額為1.88%,略高於2016年2月的1.74%。總體而言,與今年2月份相比,3月份人民幣支付金額增加18.46%,同期所有貨幣的支付金額總體上升10.67%。

  專家指國際支付暫時性放緩

  對於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上的排名有所減退,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認為,4月份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的市場份額佔比相對3月份只是微跌,相信人民幣在國際使用上放緩增長只是暫時性的。他指,放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受美國加息壓力影響的自然情況,美元強勢對大部分貨幣造成貶值,人民幣的貶值範疇相對已較小;在美國加息進程中,預計人民幣國際化在未來一至兩年內將有所放緩。

  其次,廖群續指,人民幣貶值也對國際支付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他強調人民幣不會一直貶下去,而且貶值幅度亦相對溫和。因此,他認為,人民幣在國際使用上放緩只是暫時性,而非趨向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