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當東海與南海爭議不斷升高之際,蔡除公開表達會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與領土,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立場,也以某種間接方式傳達他所領導的新政府並無意加入“反中(中國大陸)”包圍圈,或與大陸展開全面性對抗—因為任何一位頭腦清楚的人都知道,那樣做並不符合台灣的最大利益,也勢將引來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大陸方面採取“組合拳式”的強力報復。
事實上,早在去(2015)年4月15日當蔡正式獲得黨內提名代表民進黨參選第14屆中華民國總統的記者會上,蔡已表示“全力推動內政改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在環境。台灣的對外關係,最受注目的無疑是兩岸問題的處理。”這已充分顯示蔡對兩岸關係的重視,以及清楚其對新政府今後在台灣內部開展施政佈局所具之重要性。
問題與挑戰
——擺盪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即使蔡英文在其520就職談話已向對岸伸出橄欖枝,正如2000年陳水扁執政初期也曾提出“四不一沒有”、九二香港會談成果的基礎、統合論、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兩岸領導人會晤以及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等倡議,主動展現尋求民共雙方和解合作的政治姿態;詎料,暌違16年後的今日,大陸方面於蔡英文520談話後的第一時間反應,竟是先軟後硬,非得提到“九二共識”四個字不可,更與反映台灣社會民心的當日股市呈現全然相反的走勢。
筆者內心不禁納悶:難不成非得要蔡在520就職典禮上把台灣方面現行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關兩岸部分條文一一唸出?或從根本上,大陸方面並不認為台灣方面目前所施行的相關“現行規定”存在“兩岸同屬一中”或其所謂的“核心意涵”?或這是大陸有關方面需要向兩岸人民回答的另一份未完成答卷?兩岸關係的政治處理真的需要搞到這種檔次?這又果真是當今大陸領導當局所要向台灣人民與世人展現的政治胸懷與格局氣度?
個人認為,今日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是經過許多(跨黨派)人士共同努力與長期累積而成的(如扁政府執政時期推動小三通,完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兩岸春節包機直航及台港、台澳航權談判),其目的,應是為了改善兩岸人民生活,化解彼此敵意,增進彼此理解,為建構兩岸雙方共同未來與長遠利益為著眼,而不該淪為只是為了特定“政治符號”或特定黨派人士既得利益。
不可諱言,民共關係長期不睦,彼此缺乏“互動與互信”,兩缺之下更是形成一種惡性封閉迴路。儘管蔡英文選舉前後在兩岸議題處理上均已展現相當克制,甚至選後在黨中央主導下不惜得罪某些民團與支持群眾,硬是將原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去“兩國論”。但即使蔡個人如此努力,選後黨內部分立委缺乏大局意識與執政意識,在立法院的諸多表現進一步加深對岸有關方面的疑慮,也錯失雙方利用此政權過度期營造彼此善意的機會。
觀察大陸方面對台灣政局發展的擔憂,除其過去幾年力挺支持的國民黨在前(2014)年地方選舉及今年初總統及立委選舉連遭挫敗外,台灣主體意識的不斷提升更加劇其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擔憂,在情感上更是難於接受國民黨敗選的既成事實,或因此導致大陸內部“武統”聲音頓時高漲,同時限縮北京當局對台政策的迴旋空間。
然而,另方面,根據去(2015)年10月一份民調資料顯示,台灣民眾的“當下統獨選擇”與“預期未來統獨走向”出現明顯落差。儘管有46.4%的台灣民眾選擇獨立,但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趨勢卻有高達49.7%預期“台灣被中國大陸統一”,遠超乎各界想像,更顯示台灣民眾如何擺盪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回顧與展望——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發展才是硬道理
此刻,若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漢賊不兩立”的緊張對峙年代,恐怕當時很難想像兩岸三通今日竟已實現,雙方人員及貿易往來竟是如此熱絡。即便從開放老兵返鄉算起,至今約莫30個年頭,相較之下,兩岸關係卻已是有如翻天覆地的變化。
至於當年阻礙兩岸雙方互動的許多僵固教條或人為障礙,又有多少已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而被逐一揚棄或超越?而30年後的人們,又將會如何看待今日兩岸之間許多看來極為重要且又似乎難以妥協的各種爭論?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屬初級階段,也確實產生像是利益壟斷、分配不均、兩岸社會生活習慣差異等各種問題,但是否就因此不和平、不發展了呢?
當年鄧小平推動大陸改革開放初期也衍生很多問題,爭論不斷,卻總結出“發展中的問題要靠不斷發展來解決”。歷經改革開放卅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任後更提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那麼,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產生的問題,是否也當依靠深化、改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路來應對?而實現“兩岸一家親”與“心靈契合”境界的通關密碼,果真只有“九二共識”是唯一解答?這究竟是堅持原則,還是搞本本主義?
事實上,正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言:“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准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
結語
過去某些場合,許多大陸友人常說“民進黨不瞭解大陸”,確實如此。但大陸又可真瞭解民進黨及台灣民心?民進黨不瞭解大陸,大陸為什麼不能主動幫民進黨人瞭解大陸?甚至反將過去行之有年的地方縣市交流全給關閉?是否可以考慮適時重啟恢復呢?
從長遠來看,台灣誰執政是戰術問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則屬戰略問題。惟有儘早爭取台灣更多黨派及勢力(包括民進黨)共同支持、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才能更加有利於形塑、鞏固此一發展態勢,並降低避免因台灣內部黨爭從而干擾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
此刻,或許只有拋開對國民黨再次下野的焦慮與失落,才能有助於看清及思考蔡英文520就職演說所蘊藏的政治意涵及維持現狀承諾,其對穩定及開展今後兩岸新局所具有的重要戰略價值與意義。反之,如果我們永遠停留在過去爭論,思想僵化,不願與時俱進,前瞻思維,務實進取,我們將永遠失去領導並開創未來兩岸新局的可能。兩岸一旦走向衝突對撞,距離“心靈契合”只會更加遙遠。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6月號,總第2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