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美國將軍被大學拒絕談智庫學者如何能煉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1 00:17:02


 
  小布什上台後,政治上傾向民主黨的坎貝爾選擇“躲進小樓成一統”,先後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對外關係委員會、布魯金斯學會等美國頂尖智庫從事研究工作。

  2007年,坎貝爾與米歇爾·弗盧努瓦(Michelle Flournoy)共同創立“新美國安全中心”,這一機構後來居上,目前已成為華盛頓最具政策影響力的智庫之一。

  2008年,該中心發布報告鼓吹美國“重返亞太”,為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提供了藍圖。2009年6月,坎貝爾正式進入奧巴馬政府任職。而米歇爾·弗盧努瓦後來也入仕途,擔任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

  中國能有“旋轉門”嗎?

  毫無疑問,中國不應也無法完全複制美國智庫人才的培養機制。然而,就提升智庫學者的“政策感覺”而言,諸如坎貝爾之類的例子以及美國智庫的經驗仍可以帶來若干啟示。

  第一,需要在智庫界和政策界之間搭建起實質性、機制性、雙向性交流協作平台,為智庫人才“政策感覺”的獲取積極創造條件。當然,政府官員並不必然具有較好的“政策感覺”,像坎貝爾那種通達外交和軍事事務、可與智庫學界無障礙對話的官員也屬少數。

  第二,“政策感覺”的培養重在“能力建設”,而“能力建設”需要更加具體化,可以將其分解為智庫學者需具備的若干“核心能力模塊”,包括政策分析能力、政策網絡構建能力、政策傳播能力等基本內容。比如,不少美國智庫非常重視“政策網絡”的經營和擴展,借此發揮各方面人才資源的集聚效應,使自身政策影響力最大化。有關部門對智庫能力建設的投入和評估也需要更具針對性。 

  第三,“政策感覺”的培養,需要智庫自身在“凝練特色”上下功夫。在競爭激烈的智庫圈,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