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默克爾訪華:中德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3 09:17:59


2016年6月1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德國總理默克爾6月12日至14日對中國作第9次訪問,9月因杭州G20峰會還將第10次訪華,創下了西方政治家訪華的最高紀錄,而且恐怕也無人再能打破。僅憑這一數字,就足以說明,中德關系在中國和西方大國關系中,有著與衆不同的地位。

  法國《歐洲時報》6月12日載文《中德關系的歷史最好時期》,文章說,首先在雙邊關系方面,政治上,中德兩國保持著高密度的最高級別互訪,不僅默克爾總理將實現第9次訪華,德國總統在今年3月也對中國進行了首次訪問。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主席2014年3月訪問德國,李克強總理則在2013年5月上任之初和2014年10月兩度訪德,兩國關系升級到了全方位戰略夥伴關系。

  默克爾總理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參加中德兩國第4次政府磋商。中德兩國之間自2011年開始定期磋商,級別保持在總理級,是與西方國家之間唯一的總理級磋商機制。外交、財金、經濟、科技、文化、體育、家庭等各方部長同時捉對磋商,并分頭匯報給兩國總理,集中解決重大問題,全面高效。此外,兩國還建立了各種方面和層級的對話機制,協調雙邊關系和國際事務立場,對話體系健全。

  經濟上,兩國互為在對方地區的最主要貿易夥伴,2015年兩國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相當於英法意三國與中國貿易額的總和。兩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目前在中國有8000多家德國企業,在德國也已有2000多家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旺盛銷售,幫助德國許多企業渡過了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難關;相反,德國的技術和工藝,幫助中國企業實現升級轉型。現在,中德兩國正在致力於“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的對接,加強創新合作,工業和技術的融合,已經走向未來。

  人文方面,兩國從“中德文化年”,到“中德語言年”,再到2016年3月總統高克訪華期間和習近平主席共同啓動的“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從表層的文化認知、到深層的語言交流、再到著眼長遠的下一代之間的感情培養,不斷拓寬拓深。人們可以越來越多地聽到一種感慨,現在的藝術展覽和文藝演出真多,或者現在中文說得好的“老外”真多,這便是兩國人文交流不斷加強的體現和結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