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黨報: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調負並不客觀
http://www.CRNTT.com   2016-06-17 15:10:01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今年3月,穆迪和標準普爾兩家國際評級公司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引起國內外關注。主權信用評級應對一個經濟體的長期債務狀況和經濟增長前景進行客觀評價和判斷,但上述兩家公司對我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的調整並不客觀公正。這裡以穆迪公司為例進行分析。

  穆迪公司對我國信用評級展望作出調整的第一條理由,是政府債務導致財政狀況趨弱。從國際比較看,這完全站不住腳。2015年我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約為40%,遠低於美國約75%、日本超過200%和歐元區90%的水平。有關調查顯示,無論按寬口徑還是按窄口徑計算,我國主權資產淨額均為正值,這表明我國政府有足夠的主權資產來覆蓋主權負債。此外,穆迪公司簡單地認為我國政府債務水平上升,卻沒看到這與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密切關係。我國適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目的在於降低企業負擔、激發企業活力,同時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就業、脫貧等公共服務和民生支出。我國的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均處在安全、合理區間,完全有實力和條件加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

  穆迪公司對我國信用評級展望作出調整的第二條理由,是外匯儲備下降帶來負面影響。從我國外匯儲備的變化趨勢和變化原因看,這一判斷顯然是片面的。從變化趨勢看,我國外匯儲備從2014年6月開始有所下降,但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逐步企穩回升,外匯儲備降幅收窄,2016年3月外匯儲備餘額較上月增加102.58億美元。從變化原因看,外匯儲備下降與人民幣貶值引發資本外流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國企業合理的資產再配置以及外匯儲備在支持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2014年以來,我國企業積極開展海外投資和併購。2015年我國企業實施海外併購項目達到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國企業境外併購實際交易金額165.6億美元。這些數據表明,外匯儲備下降所代表的並不是國際資本大規模撤出,而是中國企業正在大踏步走向國際市場,是中國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表現。

  穆迪公司對我國信用評級展望作出調整的第三條理由,是推動改革存在不確定性。事實上,任何一國的結構性改革都是長期而艱巨的。當前,我國的改革具有全面性、深刻性、複雜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黨和政府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改革的成效是顯著的。在一些國家改革進程停滯的情況下,我國政府預算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司法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財稅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事實證明,我國改革前景光明,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