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專家:2030年中國城市空氣質量可達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18 17:13:37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由非營利組織“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主辦的中國霧霾治理論壇17日在華盛頓舉行。中美兩國環境政策和技術領域的官員和專家認為,中國空氣污染治理正取得進展,相信到2030年“藍天常有”。

  雖然美國城市治理霧霾用了三四十年時間,但多名與會專家認為中國不需要這麼長時間。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說,中國的情況跟倫敦和 洛杉磯不同,洛杉磯光尋找霧霾污染源就花了三四年時間,而中國已經知道污染源是什麼、怎樣控制,因此他相信,到2030年中國絕大多數城市的空氣質量都能 達標,“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我們能做到,我對此保持樂觀”。

  剛從北京返美的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首席法律顧問阿維-加爾布夫在介紹美國治理空氣污染的收獲時說,美國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每投入1美元,美國人在健康收益等方面得到的回報是3美元;而在清潔發電方面每投入1美元,美國人得到的回報是7美元。

  加爾布夫駁斥了要發展經濟就治理不了環境污染的說法,認為經濟和環境可以共贏。他說,治理污染必須做到三件事:信息透明、廣泛的公眾參與、以及強有力的執法。

  聯合國基金會下屬“全球清潔爐灶聯盟”首席執行官拉達-穆蒂亞把室內空氣污染稱為人類健康的“沉默殺手”。她說,全世界仍有30億人在家中使 用木材、煤炭等固體燃料烹飪。中國使用固體燃料做飯的人口比例高達45%,這對中國既是巨大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因為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就開 展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清潔爐灶項目,在這方面已有幾十年的推廣經驗,還有近500家清潔爐灶生產廠商。

  當被問及如果是中國一個大城市的市長、有10億美元用於治理空氣污染,“您會把錢投向哪裡”,美國環保局高級專家傑裡米-施賴費爾斯回答說, 他將優先投資交通領域,包括發展清潔柴油、增加天然氣使用、以及安裝污染控制設施等;其次是保證各種數據的高質量,這對評估標準是否得到執行十分重要。

  當天論壇的主辦方“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是由一批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的科技和專業人士於1996年在美國創立的一個非營利環保組織。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