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沒有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今年前幾個月中韓雙邊貿易規模下降還會更多。”這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本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中韓貿易下滑時的表述。
於去年6月簽署的中韓自貿協定,目前已滿周年。但這一自貿協定對貿易帶來的影響,似乎不如預期,兩國貿易額還在加速下降。據海關總署統計,以美元計價,今年前5個月,中韓進出口總額為984.7萬美元,同比下降10.3%,其中出口下降8.7%,進口下降11.3%。
“出口韓國的商品並沒有明顯增多,主要還是需求不足。”山東金泉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中韓自貿協定生效以後,多數產品關稅都下調了,並且通關速度也在加快,本以為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韓貿易會出現增長,但現實卻是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下滑。
中韓貿易下滑
去年6月1日,中韓自貿協定簽署,並於去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實施,雙方去年12月20日和今年1月1日短期內實現了兩次降稅:中方兩次降稅共涉及全部稅目92%的產品,20%的產品實現了零關稅;韓方兩次降稅涉及全部稅目93%的產品,50%的產品實現了零關稅。
但遺憾的是,自生效至今,貿易數據上的反映卻並不樂觀。中韓貿易進口和出口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沈丹陽分析,今年前幾個月中韓貿易規模是略有下降的,主要是受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導致的商品價格下降,中韓兩國經濟結構調整形成的短期需求變化,以及相關國家貨幣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
“前面提到的幾個因素對中韓貿易的影響實際上是很大的,好在有自貿協定,所以下降幅度不大。”沈丹陽表示,希望下半年中韓貿易恢復正增長,明年及更長期也能有更好的發展。
“其實不僅僅是韓國,對很多國家的出口都出現了下滑。”張勇對記者表示,外需不足是出口型企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雖然對韓出口很多商品的關稅都下降了,但韓國的國內經濟狀況並不穩定,企業下單意願也並不強烈。
半年前,張勇還曾對記者表示,預計今年該公司對韓業務會有明顯的增長。但是張勇也坦言,並不是所有行業都沒有增長,該公司的對韓業務中,一些消費品進口以及紡織品出口仍然是增長的。
另一家江蘇的紡織企業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對韓出口雖然沒有明顯增長,但是也沒有出現下滑。“韓國市場相對穩定。”
《華夏時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從去年我國對韓進出口貿易的商品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同為最大進、出口商品,而今年1-5月機電產品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左右,而紡織品出口則出現了1%左右的下滑。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對韓業務都出現了下滑。據商務部調查統計,50%的企業表示協定生效後對韓出口有所增長或大幅度增長;有57%的企業反映咨詢量或者訂單數量有所增加或大幅度增加。
下半年轉好?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貿易額出現了下滑,但是很多企業還是享受到了中韓自貿協定帶來的好處。
6月21日,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集裝箱碼頭,來自韓國釜山的中海安第斯號貨輪剛剛抵達,船上載著滿滿的貨物。數據顯示,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半年以來,山東企業共在中韓自貿協定下受惠進口韓國原產商品18.8億元,減免稅款4700萬元。其中青島企業受惠進口6.1億元,減免稅款約900萬元。
青島浦項不銹鋼有限公司是山東省青島市減免稅款額最多的企業,超2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副總經理李載鎮介紹,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不銹鋼市場持續低迷,對企業影響很大。中韓自貿協定實施後,公司進口原材料稅率降低,國際競爭力增強,目前企業正規劃進行二期擴建,以期進一步擴大產能開拓市場。
此外,雖然韓國對華出口一直處於一個下滑趨勢,但是得益於中韓自貿協定,跨境電商出口開始迅猛增長。
韓國統計廳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韓國跨境電商出口同比增加84.5%,為4787億韓元,同期跨境電商進口同比增長5.7%,為4463億韓元,這是2014年起進行相關統計以來,對外跨境電商出口規模首次超過進口規模。而從出口對象國來看,韓國對中國的跨境出口電商規模占總出口的74.4%,規模同比猛增123.6%,其中化妝品出口額增幅最大,為154%;服飾及相關商品出口增長66%。
“韓國的消費品進口增長十分迅速,很受消費者的歡迎。”重慶一家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跨境電商進口商品中,來自韓國和日本的商品最受歡迎。
張勇也對記者表示,自從中韓自貿協定生效以後,為該公司節省了大筆稅款,降低了貿易成本,利潤出現了明顯增長。“雖然對韓業務現在並不理想,但是我認為未來中韓貿易仍然會出現較大增長。”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即使一些企業對韓業務出現了下滑,但他們仍然看好中韓貿易的前景。
官方也對中韓貿易的前景十分看好,沈丹陽說,希望下半年中韓貿易能恢復正增長,中長期甚至明年更長期有更好的發展。而且,“對於今年下半年中韓貿易進一步的增長我們十分看好,特別是由於中韓自貿協定的簽署和實施,更使我們對中韓貿易的中長期前景充滿信心。”
(來源: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