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多校劃片”擋不住學區房價格高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30 11:01:04


 
  記者在北京和上海調查發現,之前傳聞的“多校劃片”並沒有降低學區房的房價預期,反而令部分家長感到“慶幸”,“學區房總算是沒有白買,這個寶還是押對了。”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家長表示把購買學區房作為回報較大的投資渠道,而且很多孩子還沒有出生的家長也已經盤算著購買學區房“占坑”。“反正也要給孩子‘出血’上學,乾脆先選個差不多的好小學,以後事情再說。”家住朝陽區西壩河的劉女士說,“本身京籍競爭已經很激烈,現在又有那麼多優秀的非京籍人才子女進來,不早決定是自尋煩惱。”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與終身教育處處長趙健認為,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能做到的只是讓學校盡可能均衡,但對學校之外的教育影響有限,因為這是跟城市化進程、跟學校所在社區所擁有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教育資本的總體狀況、跟不同學校所輻射的具體人群的人口特征相關。學區房是一個自然的市場現象,政府能將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但要完全消除非常難。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賈煒認為,學區房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既有教育系統外的原因,也有教育系統自身的因素。辦好每一所學校,縮小學校間內涵發展差距,是緩解擇校熱的重要途徑。

  專家建議,政府要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國土、規劃部門也要批出土地,提早謀劃建設足夠的教育配套設施,盡快提升教育質量,否則上不了學、上不了好學校的家長還是會擇校,加劇難題。在方式方法上,今後政府需建立多部門協同的大數據系統,在土地出讓、規劃報建等關鍵節點,根據規劃入住人數、人口生育峰值預測、每年多次摸查戶籍人口等方法,進行教育資源長遠、合理的規劃。同時,政府應該通過抱團發展的方式實現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讓適齡兒童更好地就近進入家門口學校學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