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運競爭力強聯深圳協同發展
兼具地理優勢和國際化優勢的香港航運業,將在“十三五”規劃中迎來新機遇和活力,大連海事大學副教授楊曉楠如是向大公報記者說。在這名從香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專家看來,“十三五”規劃中除了明確提升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外,還涉及“一帶一路”以及合作平台建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發展,可能增加內地航運企業國際化的需求,部分企業會以香港為跳板,在香港的分支機構,成為內地相關產業國際化的平台和渠道。
航運業在香港的經濟產業計算中包括在“商貿和物流”領域內,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約占本地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楊曉楠說,評價航運中心的發展,通常有技術人才、航運業務委托中介規模、營商環境、可操控船舶總噸位、監管機構、港口基礎設施等十餘項競爭力標準,比較香港和其他港口可以清楚看到,香港具有明顯的優勢。
不過,楊曉楠也指出,如何協調珠三角港口關係,將是香港在“一帶一路”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她建議本港未來應該發展多樣化的航運市場,研究開發散貨碼頭、發展郵輪產業,以及對於非洲國家的海上合作。
對於如何與鄰近的深圳等內地港口城市協作,港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說,香港應該將結合自由港管理的經驗和深圳特區的土地和企業優勢,將香港的自由港與深圳的自貿區融為一體,最終共同形成一個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產融結合、互惠互利的海洋中心城市。
至於邁向非洲,楊曉楠稱,目前和香港簽署避免雙重稅收協議的非洲國家僅有南非,因此,香港應該積極開拓非洲國家航運市場,爭取和多個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議,一舉搶得商機和先機。
來源:大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