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手段都出於一個目的
調查報告在當下公布,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天,“阿拉伯之春”引發的衝突仍在吞噬著伊拉克、也門、利比亞、尤其是敘利亞民眾的鮮血。人們普遍認為,今日阿拉伯之亂與昔日伊拉克之戰有著直接關係,但布萊爾卻自有一番高論。從電視畫面上可以看到,在回應這份調查報告時,這位前首相目露凶光地堅稱“薩達姆必須被鏟除”,否則“在2011年阿拉伯革命到來時,他會動用武力在敘利亞造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血腥。”
這番論調與今天西方政客對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的論調如出一轍。西方政客嘴里的巴沙爾更加凶殘:他是吸引恐怖主義的磁石,他屠殺的民眾數量遠超薩達姆,他甚至動用了薩達姆不敢擁有的化學武器。然而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戰爭已經證明,西方為推翻薩達姆和巴沙爾所提出的理由是捏造。
那麼,西方國家為何執意要推翻這兩個政權呢?調查報告公布的材料為人們解開了疑團。伊戰打響六天之後,布萊爾興奮地致信布什:“眼下到了這樣一個時刻,此刻您可以對下一代國際政治進行定義———對真正的後冷戰世界秩序進行定義。我們雄心宏大,我們將制定全球議事日程,就此我們將把世界聯成一體,而非讓其演變成為互相競爭的數個力量中心。”
真相大白! 伊拉克戰爭是為了實現“美國主導下的單極世界”這個夢想,這個單極世界計劃用一代人的時間建成。所謂“阿拉伯之春”其實與這一目標密切相關。當阿拉伯“獨裁者”紛紛倒台之時,西方輿論興奮莫名,什麼“第三次民主浪潮”、“阿拉伯世界的1989年”、“埃及民眾在解放廣場揮舞歐盟旗幟只是時間問題”紛紛出籠,似乎一夜之間阿拉伯世界成了當年東歐。而奧巴馬更是揚言,要用當年柏林牆倒塌後美國支持東歐轉型模式來支持阿拉伯轉型。西方國家為此進行了不懈投入:
2009年,美國駐突尼斯使館向國內報告稱,為了保持突尼斯反政府力量勢頭,使館已經開始用社交媒體“臉書”與突尼斯青年團體聯繫,並連續多年通過音樂會、電影招待會等形式來影響他們。2010年末,當熟練使用社交媒體的反政府力量受到政府網絡壓制時,“臉書”立即出手對突尼斯政府的網絡管制實施反制。
2008年,美國政府邀請當時在埃及尚未出名的青年組織“4月6日”訪美,後來又出錢讓他們學習“顔色革命”技能,這一組織後來在埃及的街頭示威運動中大展身手。
2011年2月,美國對來自埃及、突尼斯、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的“網絡民主人士”進行培訓,負責人權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馬歇爾?波斯納對此解釋說,“這些人回國將會產生漣漪效應。”
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產生“漣漪效應”的不是“民主運動”而是流血衝突,一如當年巴格達迎接美軍的不是鮮花的海洋,而是連綿的炸彈。當下公布伊戰調查報告的意義在於,它為關心國際事務的公眾提供了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上連東歐劇變,下接“阿拉伯之春”,美英發動入侵伊拉克戰爭延伸的是同一內涵:讓美國為首的西方獨霸世界。
(來源: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