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GDP增長6.7%引多方解讀 轉型逐漸步入正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6 09:44:05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略超預期”,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我國2016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引起世界矚目。第二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6.7%的“成績單”被不少外媒視為“顯示出中國經濟的穩定狀態”,認為“中國經濟進入穩定增長期”“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已經緩解”。

  根據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我國第二季度GDP增速為6.7%,略超之前市場預期值6.6%,與第一季度6.7%GDP增速持平。整個上半年6.7%的GDP數據則穩落於政府制定的全年保持在6.5%至7%間的目標區間內。15日,數據發布當天,上證綜指早間以略高於昨日收盤價開盤,全天呈現出小幅震蕩走勢,在波瀾不驚中最終收漲0.01%。

  德國新聞電視台15日稱,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很大程度依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而近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引起世界擔憂。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其背景是,中國經濟轉型逐漸走上正軌。

  英國《金融時報》稱,服務業依然是中國經濟主要的增長推動力,上半年增長7.5%,略低於一季度的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另一個亮點,6月份該指標同比增長10.6%,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快增長速度,大大超過10%的預期。德國電視一台15日稱,在全球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曲線已不再下降,可以看出北京的刺激措施是有效的。

  不過路透社稱,中國經濟“無近憂卻有遠慮”,隨著房地產市場自高點回落、民間投資持續乏力,中國年內整體投資恐在低位徘徊,加之全球局勢動蕩,黑天鵝事件增多,為下半年的中國經濟蒙上陰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安本資產管理公司經濟學者埃德蒙的話說,中國經濟增長高於市場預期,這是一個積極信號。但該報道認為,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仍為七年來最低水平。CNN稱,對於中國經濟來說,“好消息”或許不會持續太久。CNN採訪經濟學者得出的結論是,中國2016年的GDP增速將降為6.5%,為中國政府目標區間的最低值。凱投宏觀經濟學者丹尼爾·馬丁和馬克·威廉姆斯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還會持續幾個月,但這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趨勢被徹底扭轉。
 
  CNN還宣稱,中國經濟數據的準確性持續受到一些學者質疑。例如凱投宏觀估算,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只有4.5%。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1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質疑中國主要經濟數據由來已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質疑中國GDP增速,“這些發出質疑的個人和機構,充滿了主觀色彩,缺乏深入的研究基礎”。劉元春稱,中國GDP的核算方法是生產法,而這種方法是世界通行的核算方法。中國經濟數據的正確性,已經被中國幾十年的經濟增長所證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15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濟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陣痛仍在持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穩中有新。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經濟各項主要運行指標比較正常,有很多地方可圈可點。“比如第三產業的同比增速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都在不斷加快和增加。GDP三駕馬車中消費的拉動力明顯增強,貢獻率為73.4%,同比提高13.2個百分點。供給側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成效初顯。牛犁認為,中國上半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是很不容易的。

  牛犁同時認為,代表微觀經濟活力的民間投資持續下滑,問題比較突出,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有壓力。但牛犁反對部分外媒的悲觀言論,他認為中國已經步入經濟新常態,7%左右的增長速度已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遙遙領先。牛犁說,雖然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但中國政府會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保持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