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報告建議央行幣策適度寬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8 11:12:29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1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會上發布的分析報告認為,6月各項指標顯示,中國宏觀經濟出現企穩跡象,但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報告建議,貨幣政策應將定位由“穩健”調整為“適度寬鬆”,更應加強流動性供給,從而減輕擠出效應。

  宏觀經濟呈現企穩跡象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代表課題組發布了6月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報告認為,目前宏觀經濟初步呈現企穩跡象,主要表現在: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企穩,結束了連續3個季度的下行態勢,環比增速有所回升;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一季度持平;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工業生產穩中有升,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此外,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表明經濟運行有所向好,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工業仍處於深度結構調整中

  不過,中國宏觀經濟雖然存在企穩跡象,但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態勢不斷加重,工業仍處於深度的結構調整之中,尤其是製造業的運行情況依然欠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回落且環比為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仍為負且環比由正轉負,表明經濟回穩勢頭尚未穩固。

  報告稱,從總需求的視角來看,需求增長較為疲軟,尤其是投資增速下滑態勢持續加重。今年以來,政府投資是拉動全國投資增長的核心力量,該趨勢在6月份依然延續。但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投資增速仍在快速持續下滑,與全國固定投資增速的“喇叭口”不斷擴大。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中貸款增速下降、自籌資金低位增長,表明市場投資意願依然較弱。

  “從產業的視角來看,工業板塊仍處於深度的結構調整之中,尤其是製造業的運行情況依然欠佳。”陳彥斌說。

  積極的財策助力穩增長

  報告建議,鑒於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價格水平漲幅回落,貨幣政策應將定位由“穩健”調整為“適度寬鬆”。報告認為,今年以來,財政政策發揮了較大的“穩增長”作用。財政支出增速不斷加快,財政赤字規模持續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持續加快,但總體上效率較低,釋放的資金並未有效發揮乘數效應而帶動整體經濟的增長。

  陳彥斌說,從6月份數據來看,目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壓力來源於投資增速的顯著放緩。扭轉目前民間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態勢,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是實現今年“穩增長”任務的關鍵。

  報告認為,要提升民間投資應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尤其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同時,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的市場准入限制,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拓寬民間投資的空間。

  分析會上,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認為,下半年在整體宏觀政策目標中,要把防風險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也表示,面對目前經濟形勢,既要通過供給側改革,也需要通過適度擴大需求來保持經濟穩定的運行和增長。

  幣策有陷入流動性陷阱傾向

  人行調統司司長盛鬆成16日在“2016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從M1(狹義貨幣)和M2(廣義貨幣)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盛鬆成表示,“在今年的貨幣信貸數據方面,有一個現象早就引起了我的關注,這就是M2和M1的差距不斷擴大。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長11.8%,很巧,5月末M2也是同比增長11.8%,去年6月也是11.8%。我當調統司司長好幾年以來,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這說明目前M2總體上是比較平穩的。但是M1從去年10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一直增長到現在的24.6%,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歷史上M1的高速增長往往都是伴隨著經濟上行,而目前的情況恰恰相反。這是內地20年來第一次出現的。

  貨幣再寬鬆預期升溫利好股市

  任澤平17日出席方正證券2016年中期投資策略會並發表演講,這是任澤平加盟方正證券的首次公開亮相。

  任澤平維持其在4月時提出的觀點,他指出,宏觀經濟呈L型走勢,通脹見頂回落逐步確認,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再寬鬆預期逐步升溫,這對債市、商品、黃金及股市均短期有利,維持股市中期休養生息、短期結構性機會的判斷。

  在談及股市時,任澤平表示,今年股市將呈現震盪市行情,存在結構性機會。風險是找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A股主跌浪結束了,接下來將會是相當長的震盪市。“15年倉位定勝負,16年板塊、個股定勝負。”他強調,震盪下的結構性行情,漲高的不要去追,便宜的可以去買。

  3季度GDP或降至6.6%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2季度經濟短期企穩,下行壓力仍大。2季度內地GDP增速穩定在6.7%,經濟企穩主要歸功於工業生產回升。但經濟整體表現“需求冷、生產熱”,2季度消費增速小幅回落,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尤其重要的是地產銷售和投資增速連續下滑,而6月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速首度出現負增長,僅靠基建投資獨木難支,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預測3季度GDP增速小降至6.6%。

  此外,他認為,6月通脹短期回落,資金流出短期放緩,貨幣政策有望保持穩健。(來源:香港商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