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媒:中國民企投資減少 應推進市場機能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1 10:23:57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外媒稱,中國的動向是決定全球經濟走向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國上周公布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6.7%,達到了政府的目標值,但令人擔心的是民營企業投資正急劇減少。

  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20日報道,能否改變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的原有體制,推進使市場機能得以發揮的改革,這是中國正面臨的嚴峻考驗。

  今年1月至6月,國有企業投資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3.5%。相比之下,民營企業投資僅僅增長2.8%,6月份還出現了負增長。

  在參與公共事業、獲取訂單等方面占有優勢的是國有企業。銀行也在融資方面給予國有企業優惠待遇。

  報道稱,反觀民營企業,它們會遭遇種種無形的准入壁壘,這一點連中國政府自己都承認。競爭力低下的國有企業獲得扶持,而民營企業的發展受到阻礙。

  這一狀況也體現在貸款金額方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中國的企業債務相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高達145%,相當於1990年代後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水平。這一債務的55%發生在國有企業,而其產額只占22%。由於資金流入了低效領域,銀行的呆賬壞賬問題有可能加劇。

  報道稱,要對國有企業實施改革很不容易。但是中國領導層還是提出了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方針。

  最近中國政府似乎下定決心要解決鋼鐵等過剩產能問題。如果是這樣,那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讓生產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控制投資。

  報道稱,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不過,在談論市場經濟的局限性和失敗之前,應該先消除妨礙其發揮機能的主要因素。沒有民間經濟的發展,就沒有中國經濟的明天。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